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7398|回复: 15

[原创] 教育网志系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20 10: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网志系列之一
                      走来走去
             
2005年12月10日5时59分29秒,俺的博客《花开的韵律》(http://www.cnonglm.com/user1/277/subject/175.html)开张了。这决不会是竹溪县教师博客的第一个吧。只是,多次在百度,古狗搜索中,寻找有关竹溪教师的信息,见到的,多数是一些小站,如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导主任,童明文老师的溪水人家等。
那不是博客。
关于blog的定义和认识可以说并没有统一的说法,简单的来说:blog是web log的缩写,中文把blog译为“网志”、把写blog的blogger译为“博客”。blog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是“互联网的第四块里程碑”。
百度一下“我为什么写博客”,唰的出现64800个网页。再google同一标题,唰的出现260000多个网页。为什么写博客?1,发泄 2,记忆 3,遗忘 4,臆淫 5,维持友情 6,打发时间 7,偷窥别人私生活 8,学习别人生活中的先进之处 9,学习别人blog手法 10,获取新知识学习新东西 11,满足自己做公众人物的一点点虚荣心。
有一种说法是,草根们平时在社会上没有话语权,所以要利用博客证明自己表达自己。但精英们名星们已经有了话语权,为什么也如此热衷于博客?答案也许是共同的——想沟通,想交流,想向更广大的人群更广大的世界敞开心扉。吴海民先生如是说。
可是,什么是教育博客呢?
它是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通俗的讲就是教育日记,某一节课或某一个活动结束后,总有点想法,教育博客网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自己想法的平台,而不单纯的将别人的文章贴过来。单纯的将别人的文章转过来可不可以,可以,但要加上自己的评论,你为什么要推荐这篇文章,你总得有自己的理由,将你的推荐理由写下来。
我喜欢教育网志这个称呼,在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一个“校本研究网(http://xbyj.e21.edu.cn/e21web/index.php)”上,叫做教育网志。那是自二00五年九月十五日,开始链接教师个人博客的一个栏目。共有四十四名省内教师的个人博客。俺是第三十五名。链接于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博客与博联系在一起了,总让人想起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博闻广记一类的词汇,那些都是与咱普通教师无缘的啦。而客,哈哈,是去做客吗?教师只能去看看而已么?
网络日志,多好。那是咱普通教师的,在网络上的,日记本耶。
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哦,可别把网络日志当成你的后花园了。在你的后花园里,你想做什么都是可以的,但在网络日志里,可不是这样的啦!
比如俺,在链接到“校本研究网”时,读了其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2005年9月)
校本研究网由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和湖北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建设。为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所有个人用户必须遵守本管理办法。 总则第二条 在校本研究网上个人用户发布信息的行为,均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个人用户是指在校本研究网上发布和交流信息的注册用户(老师,学生)以及非注册但申请加入blog群或教师个人网站联盟的个人用户。第六条 本中心将记录用户ip,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执法部门提供用户ip,用户有义务协助有关单位进行调查
而在追究违规责任时,有第七条 个人用户接受后台管理用户名和密码即视为同意遵守上述条款,如违反本管理办法,即承担相关责任。本中心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用户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取消用户后台管理权限、停止网络使用权直至诉诸法律。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 二○○五年九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0: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网志系列之二
                                               你来我往
                                 
月儿弯弯学姐几次问,你如果不喜欢这个名字,就换一个吧?《花开的韵律》为不什么会不喜欢呢?那是俺的一个系列文章,送字系列的最后一篇,〈送你花开的韵律〉其中几个字。不仅仅因为这篇文章,写了竹溪县一个教师之家的情况,不仅仅因为这个名字其中蕴含的诗意,更是月儿弯弯学姐的心血哟。
从人民网来到中国农林网论坛,月儿学姐建议我,办一个自己的博客。什么是博客呢?俺还不大懂的。于是,月儿姐解释并为俺办了一个,当天,一口气便上传了八十四篇文章,并成为该博客中心的博客之星。
本中心,成百上千的博客,可是,只有五名博客之星耶。在博客中心显而易见的位置,是俺的博客标志及文章栏目,其中有俺的博客简介。
在这儿,还有一个小学生的博客,不几天,也上传几篇自己的文章,细心研读之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与意见。而自己的博客上,来自各位朋友的评论,对文章的建议与体味,也是极有价值的呀。
这就是博客的价值么?
想起在本学校,每次学校开会,自己便记下每一位发言者的内容。例会记录,培训记录,学习记录,反思体悟等等。笔记本上,最长的一次会议学习记录,是四千八百字。那上面,有每一位领导在发言时的神情态度,有他们的手势及前后各次的发言,当然,不可避免的,有前后发言不一致的地方。一本软皮本,在学校召开了五次会议后,就写满了。一学期下来,自己的会议记录,就是二十余万字了。
只到有一天,学校四大主任,教导主任,教务主任,科教主任及副主任,检查教师学习笔记时,否认了俺的会议记录,那不是学习笔记,“因为这些记录无科技含量,并没有学术水平的。所以,不能算是学习笔记的。”四大主任异口同声的说道。
可以理解的。据说,皇帝最讨厌的,是“趣居注”。上面详细认真的记录了,他们在皇宫内每一点言语,每一点行为……
皇帝很恼火的。
那等于,你脱光了衣服,在大天广众之下,接受很多人的观看的。你没有说错话的机会,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了。
所以,俺就没有再做自己的,会议记录了。而软皮本,也从俺的词汇中,消失了。
现在的博客,也是每天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思与体悟。只不过,不是笔记本,而是在网络上罢了。
当你在记录自己的感受时,那是你的笔记,当你把它拿给别人看,当成自己的学习笔记时,那么,它也就有了受众。那不再在私人空间了,成为大众化的读物了。你必须接受众多的规则与条律的。你不得传播与别人利益相抵触的思想与信息,让别人处于不好的处境。
即使,你所言传的,是真实的情况。
在博客上,仍然沿用此条例的。
教育网志也如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0: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网志系列之三
                                               说?不说?
                           
在“校本研究网”做个人教育网志链接前,对其中多篇文章,进行了细致认真的解读。首先进入的,是其中叶平先生的,个人赛伯教育网志。从几个教师网志中,了解到,叶平先生可能是,是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任,专家,副所长等等之类的大人物。先生的网志栏目分为六大块,分别发文数如后:校本研究(26) 研究随笔(6) 科研信息(11) 教育叙事(60) 教学案例(20) 赛伯网事(27) 。总计访问次数:52165 。五万多人看了先生的文章耶(附带说一句,先生到下面各地调研,所发文章,有很多是基层教师的文章哟!那不是为别人扬名了么?)。在网站信息栏中显示,日志总数:153 其中评论数量:97 ,留言数量:27,多数为向先生请教问题及加入链接的。
还没看叶平先生的文章,俺已经不敢申请加入先生网志上的链接了。
那么,有那些高手,在上面做了链接呢?
在左边,从上向下,依次是湖北中小学博客群有17个,湖北教师博客团队有32名教师,国内教育博客群是12个, 国内知名教育博客 21名. 其他信息25个网志群或个人.。顺便说一句,在“校本研究网”上,学校博客群二十二个(十堰三个,哈,有俺校一个啦),个人网站二十个(哈哈,也有俺一个的),比不上叶平先生的。进入叶平先生网志中,湖北中小学博客群,选择进入十堰市实验小学教师博客,发现有38名教师有自己的网志.访问统计数为19143次,文章个数是:33篇,评论个数:有20,留言条数:7,当然,如同刚才在叶平先生的网志上一样,有一条留言,是俺的学习感慨了。
搜索网络,才知道,叶平先生是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基础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学习叶平先生的《研究性学习 教师首先必须成为研究者》一文,知道了,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湖北省在全国相对超前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其时,“创新教育”正在成为研究热点时,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就把“创新教育”的研究视角地定位在“教学模式创新”上,以印发“研究性学习项目建议书”为标志,正式拉开了“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的序幕。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协作攻关,发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自愿参加,近400余所中小学参与实验。并组织力量,在湖北教育信息网上开通《校本研究网》,设立“专题学习网站群”、“网络主题探究学案库”和“远程交互式研究性学习平台”,为全省中小学进一步拓展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向“教育叙事研究”和“教学案例分析”演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研究网”,教师网络研究的家园。也是湖北教育网志的集散地。当它还没有产生时,全省各地的教育网志,大都集中在叶平先生的网志的啦。那时,俺不知道什么是网志的。所以,没有竹溪的教育网志。
现在,俺却不想沾了叶平先生的光了。仍然不想链接上去了,在叶平先生的网志上,。所以,叶平先生的网志上,十堰教师的网志,只有九个。其中一个打不开,一个为空,其余的多数上传文章个位数的。教育网志应运而生了,在湖北教育界,在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带动下,其中,叶平先生在自己的网志上,大量发表来自全省各地基层教师的文章,哟,那还不能称之为网志的。那只是文章,当它们上了叶平先生的网志时,才为省内关注教育的人士所注目。
五万多名来访叶平行政管理的网志,有多少是冲着叶平先生的名字来的呢?又有多少对其中的文章,细细地研读了?
  教师必须首先成为“研究者”,而“研究者”的同义语就是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从教育叙事研究切入,组织教师发现和叙述当前(或过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教育故事和矛盾冲突,;以观察和评价为工具,揭示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记录研究性学习活动实录,进行过程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有关研究性学习(或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案例”。使“校本研究”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把针对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变成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阶梯。
  教育网志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是教师们,在自己的电脑上,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每天每夜所感悟的一切,记载下来。
  那么,教师的你们,是写还是不写呢?如果你没有电脑的话,面对如同叶平一样的老师,他们能够让你实现,让自己的文章,在网志上,与各地教育同仁见面,你说还是不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0: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网志系列之四
                                            说又如何
                          
然则,你说又如何呢?
一来,得有本地教育网站的存在,依此培养教师的基本网络写作习惯及技能的。比如,在竹溪县,据我所知(多次在网络上搜索竹溪教育学校等关键词而得哟),县二百余所学校,仅仅有竹溪县向坝中学网(http://www.xbzx.net.cn/),竹溪县龙坝中学网(http://home.hn8868.com/lbzx/)及竹溪县教科研论坛网(http://xzf.2000y.net/mb/2/index.asp?depid=13412)三个校园网站,能够打开的。其余学校网站,在建站不久后,都无法打开了。二来,得有极多的教育网志存在的,从而使得教师能够让自己的思考结果,上传与大家共享。可是,拥有自己教育网志的教师,在竹溪县,更是屈指可数的啦。
看看外面吧,在进入新世纪,互联网络正以空前的速度,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教育的网络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一个重中之重。如何利用互联网络这一强大的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新世纪的学校教育事业,不仅成为当代教育专家的一道崭新研究课题,而且也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于是,在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推出 “校校通”项目。明确规定了“校校通”项目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校校通”将分为三个层次推进: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计算机直接上网(即所谓“地网):西部偏远地区可通过教育卫星宽带网接收和下载信息(“天网”); 上述两种方式目前仍无法实现,则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光盘或VCD教学片,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另外,最近有一项技术,可以实现“天网”与“地网”的优势互补;即利用电话线拨号上网寻找信息。然后利用卫星的宽带进行信息下载。
实际上情况如何?
学校的电脑,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已经配置齐备了的。学校的相关技术人员,均都参加县市各级种类机构的培训班,三次或者说四次以上。可实际上,能够上机的教师极少,能够上网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了,而能够在网络上写作并阅读相关资料,是凤毛麟角的。
为什么会这样?请下文:
在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绝大多数都配备了计算机并上网,但是,都放在校长办公室.这对老师收集教育信息极为不利.
一来校长办公室内,要接待各级领导及相关检查机关,校长本人也要办公,老师在里面进出,是一个极大的打扰.二来校长办公室内,活动余地相对狭小,老师在收集信息时,相互之间时有讨论,人声鼎沸,形成极大的噪音,对老师本人也不利.三来校长办公室内,在全体老师的心目中,形成电脑好似专为校长一个人而设,造成不好的影响.
把电脑"请出"校长室吧!(《电脑"请出"校长室》http://dzzz.e21.edu.cn/content.p ... id=10&item_id=2
好吧,大多数学校并非如此的,那么请看:
某山区学校,近日建成网络教室并投入施用,只是却变成了刚刚会上网教师的聊天网吧了.于是学校出台了新制度,每周2,3,4三天,下午1点半至4点,教师们可以上网,余者若有教师上网,将扣除网管教师的工资.
婴儿与赃水一起泼出去啦.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校出台制度,严格管理学校财产,这无可厚非.对待教师进行严格要求,这也实属于常情的.而教师们在一些便利出现时,没有对自己从严要求,却并不表明以后一定仍然如此的.
只是可怜了部分教师,他们的课大多都排在下午,比如说政治,历史,体育,音乐,地理,植物等等.要上课要批解作业,要找学生谈心辅导学习,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很多很多的事,使他们无法分身.网络上的知识与材料,对他们来说,如同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因为他们有时间时,学校网络教室不开放!
学校的制度出台,为什么不让学校全体教师进行讨论呢,仅仅是部分人坐在办公室里想,一定会出台一些对学校不利的制度来的.更何况,教师们都拥有知情权与参与权,决策权与反对权的.更何况现在提倡';以法治国';.
我们学校的发展系于制度,可是我们的教育却也可能毁于不合理的制度的. (《成也制度 败也制度》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 ... d=43&openfile=1
  附注:该校网络教室不再向教师开放至今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20 10: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拜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0: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网志系列之六
                                           山上风景
                           
前面提到教育网站,教育论坛及教育网志,实际上还有,电子邮件,ICQ及教师的个人日记本。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知道,教师们的教育叙事,可以在教育网站在发布,大更多的关注教育的人士们学习研究,但无法进行深入的讨论,因为它没有提供相应的讨论空间。如是,教育网站的论坛,或者说普通网站的教育论坛相应产生了。那是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可以在上面,让自己的看法与探讨后的观点变化,在论坛上,留下自己的印迹。俺自己的文章,早先,都是发表在论坛上,后来,有了教育网志,如是,又都发表在自己的教育网志了,当自己的文章成文后,可以通过电子信箱进行投寄了。也可以在ICQ上即时交流的,当然,更可以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顺便说一句,俺的日记本,从一九九二年开始,已经有了几十万字了吧。那可是每天千余字的积累哟!
写日记是一种享受啊!可是,每天在网络上码字,更也一种无法言喻的享受的。
下面,咱们来谈谈它们的区别了,这此教育网站,教育论坛,教育网志,电子邮件,ICQ及教师的个人日记本是根本不同的分区。
教育网志与纸质日记的区别,网志除了发表文字外,还可以以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构建出一个立体的个性的私人表现空间。而纸质日记,则是自己放在自己抽屉里自己看的,而"教育网志"具有双重性,公开的教育网志,可以让全世界人看,隐私的教育网志只有自己看。日记只有自己写心得,别人不能为您的日记做任何评价,而且,教育网志具有读者回言功能。
网志与论坛的区别;论坛是交流,网志是传播。作为论坛您只是留言者,而没有您自己的独立地址,而网志具有自己的独立地址,因此它具有独到的传播功能
网志与电子邮件和ICQ的区别;您不可能让别人看你的电子邮件,而网志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网志是个人在网上展示自己、与别人沟通交流的综合工具,它的管理也比教育论坛简单得多。因此,美国许多政府部门要求政府官员用网志方式,来进行沟通和知识管理,而教育网志、ICQ等在这方面的应用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未来网志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学校的知识管理工具,这是其他几种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参阅方兴东〈博客与BBS、个人网站、电子刊物和门户的区别〉)
ICQ(“I seek you”)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聊天工具,网上寻呼机。它是一个新的、用户友好的通信程序,它支持在 Internet 上聊天、发送消息和文件等。使用新版本 ICQ,你可以查看、查找和打印消息历史,设置随机聊天,使用多种方式查找并添加别的用户,获得更详细的用户信息,接收你朋友的生日并把你自己的生日提前通知大家,创建你自己的 ICQ 主页,当你在线的时候别人就可以访问你的主页,利用贺卡、语音邮件等 ICQ 插件发送贺卡和语音邮件,利用 ICQ Email 发送、转寄和复制电子邮件,使用你喜欢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发送消息,为不同的事件选择声音以及配置打字的声音效果,把你的名单分成不同的组,让 ICQ 提醒你将来的事件和活动,利用记事功能把你的备忘录或记事贴到屏幕上,通过 ICQ 进行网页搜索,进行实时聊天并且可以回放保存的聊天内容,可以在聊天中插入动作和表情。
在网志的世界,作者可以通过链接别人的文章来表达思想,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自己就是编辑,自己完全主导。拥有自己的读者,忠诚度高,交互性强。不但降低了发表的门槛,也降低了知识获取得门槛,降低了权威的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博客,任何事情都可以博客,任何方式都可以博客。
从表面上看,教育网志和教育网站似乎是一回事:我们可以把教育网志看作个人网站,也可以把个人网站看作教育网志。教育网志的主页多带一个小日历,网志上的所有文章都附有发布日期并按日期排布,这是我们之所以,把这种按日期排布的文章就叫做教育日志的原因了。
教育网志的门槛是比较低的,不需要任何编程知识和页面、图像设计能力就能轻松上手;个人网站的门槛则相对较高,需要一定的编程能力和页面、图像设计能力。总的来说,教育网志较个人网站更容易建立、维护、更新、修改以及进行各种操作,建站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少,所以教育网志,更适用于每一个上网爱好者,而个人网站只适用于有相对扎实的电脑功底的上网爱好者。 教育网志和个人网站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属于半开放自动化的平台,后者则是全开放全手动的平台。
教育网志通常都自带许多模板,用户只要选定其中一个模板,就能自动生成配套的功能、网页以及相关文件,用户所要做的工作,不过就是输入文章,点击发布按钮发布文章而已。个人网站要想发布文章,还得用编程工具或设计软件来生成承载要发布的文章的网页,然后才可以发布文章。
个人网站的所有页面、文件都由你自己手动设计并上传,所以你对网站上的文件的增删、修改、上传和下载是有完全的权利的,你可以任意修改每一个网页,也可以任意替换甚至删除网站里的每一个文件;教育网志就不同了,你的页面和相关文件都是自动生成的,你对这些自动生成的文件和网页一般是没有修改、删除和替换的权利的。从这点来看,你的权限就是不完全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个人博客是不开放的平台,因为你还是有一定的操作权限的,比如说增、删文章的权限,比如说在特定的文件、位置内增、删代码的权限,所以我们说个人博客是半开放的平台。
教育网志,是一个半开放的平台。因为较全开放的平台权限小,所以在站点功能的拓宽和界面的个性化设计方面而言难度相对要大。是的,自动化给个人博客带来了易于建立、维护、操作以及耗时小、精力花费少等特点,但这是以牺牲个性化及更多的功能作为代价的。个人博客自带的模板虽然丰富,但是模板的数目毕竟是有限的,何况网上的博客千千万万,那么和你用同一个模板的博客也必然是千千万万的,看来看去,外观上难免有千篇一律的感觉,这样一来,个人博客缺乏个性的缺点就凸现出来。   
教育网志,是以整个群体(而不是个人)作为考虑对象的,所以它所提供的功能也是以基本满足整个群体作为准则的。不要指望个人博客能提供全面的功能,要想获得更多功能,还是得自己开发,不过和界面的美化类似,要想获得额外功能,同样得编程,同样得比个人网站的站长付出更多努力。 教育网志的最大优点是自动化,个人网站的最大优点是全开放。我个人认为,教育网志实际上是个人网站的一种进步,教育网志和个人网站会长期存在,谁也不会、也不能替代谁。 参阅《个人博客与个人网站的本质区别》来自“逍遥赵原创空间”(http://bimzcy.bokee.com/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网志系列之七
                                            枝青叶翠
                        
在没有自己的教育网志以前,所写的文章,大使馆保存在四个地方:一是所打文章的电脑上,多数是在网吧里的,无法保存,少数在学校的电脑上,只是学校领导常常进行清理删除(多少期校报《教科研论坛呀》,说没就没了?太可惜了!);二是自己的电子信箱里,只是,信箱的贮存量有限,很快就装满了(申请了八个信箱,常用的有四个也),只好把装不下的删除了,更可惜的是,早先不知道信箱,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打开,导致大量文章随同信箱无法打开了;三是所发网站的论坛里,在去年还不知道操作自己的主题贴,把自己所有文章的文章,发在一个主题下面。而是散乱的贴子,很难进行集中管理的;四是留言板上,仅仅在十堰市政务网的留言板上,自己所发的教育教学留言,达到近百篇吧!论坛及留言板上的文章,可随时被别人删除的,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再也打不开了。十堰政务网留言板就是一例呀。随便说一句,有的留言板,没胡审查功能,什么样的乱七八糟东西都有,留了几次言,再也没有上去了。
有的地方,是无法进行再编辑的,有的地方是随别人意愿进行删除或者说保留的。有自己的网志多好!当前,教育网志,更多的是一种教师的个人自觉行为,一些思想活跃的教师通过网志,实现了资源、经验共享,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开放的心态极大地提升了个人工作的意义,专业化成长真正成为教师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教育网志应该是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共享知识和思想的一个平台。随着教师网志的大规模普及,将在传统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堂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它的种种作用,大体上可以归类如下:
收集资料:根据教学进度,收集一些热点时事材料,最好自己编辑整理,配上一些专题图片,体现学科特色。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教师整理驾御信息的能力,增强了课程设计意识。
教学反思:可以是日记、读书笔记、上网心得、教学得失分析、工作总结等等,真正自觉地成为反思型教师。
师生交流:作为教师和学生课后的交流平台,设立专栏解答学生疑问,提供一些学习站点支持学生课后深入探究学习。
教研活动:校内校外教师在网上探讨教学,相互提供信息。平时校内教研活动或许难以展开,建立这样的群组交流形式十分难得,可以充分开发博客作为深度交流平台的功能。
个性展示:网志也是个人网站,自己的教育思考、原创图片、文学作品等自成一体,全面展示自己的教育生活。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某些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教学评价:教学和学习的评价是多维度的,但平时面对面的赞美或许难以说出口,在网志里,我们就不会再吝啬鼓励。
其他作用:如果你是班主任,就可以将网志用于班级管理……通过在教学中使用网志,我们会产生更多思考、设想和灵感。
但是,根据所见所闻,网志在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仓库、教学活动的反思、深度交流和教学经验分享等方面非常合适,直接用于教学则或多或少受到当前一些条件的局限,比如:硬件条件的制约,学生上网还需要引导;当前的教学评价机制也难以使师生开展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教师普遍缺少持之以恒的书写习惯,存在学科偏见等;还有一些教师的思想比较保守,自己的教学资源、个人的教学经验,尤其是原创的东西,一般只是在小范围发布(如校园网),这与网志提倡的“共享利他”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参阅周光明先生文《老师,您“博客”了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网志系列之八
                                             龙呤虎啸
                          
在二十年的工作时间中,俺从一九九二年坚持写日记,办校报。但也只不过记下了四十八万字草稿,形成教育散文随笔类文章三十余万字而已(哈哈,都是发在自己所办的校报上的啦!)。可是,自去年初上网以来,就在人民网等论坛,形成了近四十余万字的文章。也就是说,现在的一年,等于是过去的二十年哟!
这就是网络写作的魅力,教育网志的写作吸引力了。
说到这些,不能不提到朱永新先生的成功保险公司。那个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发布的日子:2002年6月26日。
朱永新先生在启事中说到,本公司终旨: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功。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因为教育的成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投保金额:不限。从数元至数千元任您自选。欢迎万元以上大客户。保期:十年。投保条件:每日三醒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济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本公司只求客户成功,不以赢利为目的。所有利润将全部捐赠希望工程。欢迎投保,欢迎垂询!保单索取:webmaster@eduol.com.cn。据www.qnsb.com朱永新:学兴天下 勿论成败
其实朱永新本来对网络是“不屑一顾”的,不仅反对儿子上网,而且也曾批评他的学生李镇西“陷得太深”。当时在他看来,他们上网是远离了严肃的学问而在虚度光阴。然而,他逐渐发现一些教坛才俊竟然也都是“网虫”!他们在网上展露才华,在网上结交同仁,在网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互动的网络,给了他们一个表演的大舞台!他不由得想探个究竟。渐渐地朱永新也被网络的无穷魅力所吸引,终于有一天,在学生的“怂恿”下,他禁不住这美丽世界的诱惑,决心自己开个网站。
2002年4月,禁不住李镇西、袁卫星、焦晓俊等几位来自教育一线的学生的说服,朱永新触网,并与几位学生一起筹建了教育在线网站。 当年的6月18日,“教育在线”在互联网的寒冬悄然开放。而原教育部副部长韦珏此前则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敢办论坛的教育官员只有朱永新了。教育在线名义上虽只是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门户网站,但实质上却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沟通平台。教育在线的经济后盾是薄弱的。“网站没用政府一分钱。”朱永新说。整个网站的维持和运转,完全是靠朱永新的稿费和讲课费,以及一帮追随者做“义工”在支撑。网站的技术支持是一所中学的计算机老师,他也是整个网站惟一拿津贴的工作人员———每月 200元的上网补贴。
2002年6月22日,在教育在线开通不久,“CEO”朱永新就在论坛上发出了名曰“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
这个出生于1958年的江苏大丰人。现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全国政协常委。他的一天,通常情况下是这样开始。早上五点半:起床,之后是上一个小时的互联网。7点到8点:游泳锻炼。8点到8点半:早饭。9点:上班。之后主持开会、参加各种活动会议。中午12点:午饭。下午继续开会调研……他也会用实名在他所创办的教育在线上发帖子,与各地相识不相识的教师沟通。他的车后座位上总是堆满了报纸。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称,因为没有更多的时间,他经常只能在车上看报纸。
2005年12月30日晚上,苏州闹市一间幽静茶馆,朱永新神情淡定地喝着茶开始回述过往。就在当月,他成为央视2005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介绍词如是写道:他在网上征集民意,为中国教育仗义执言;他在网下开展实验,为素质教育探寻新路……
  他一手缔造的教育在线每天以150名注册网友的速度增长,注册用户达14万人之多,在教育在线中成长起来的教师们,平均每天有一人出版自己的作品,全国有23个省市的238所学校加盟了由他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同样是在这一年,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共提交了10多份教育方面的建议;而分管教育的他也在这一年做出了苏州完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惊人之举。《教育在线》自开通以来,点击数一路攀升,一批批满怀热情的教育志士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在最初的三个月里,注册会员达到了两千三百多人,论坛的发帖总数超过五万。而现在网站的访问量已超过七十万。
朱永新先生认为,读书与写作应该是人的一种根本性的精神享受,在这种精神享受中获得全面的发展。热爱学习应该是人的生命本性,个体通过学习掌握人类的本质力量,由此体验人生的自由境界。所以一切教育大家在强调读书的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写作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写教育随笔,叶圣陶力倡教师写“下水文”,朱永新教授让教师写教育日记。这其间似乎有一种本质的联系。因为没有读书与实践,就不可能产生好的作品。教师自己写不出好的作品,要求学生写作就失却了说服力量。没有教师的潜能开发这一生动的“教材”,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内蕴的潜能。师生同写日记,无疑创造了一个共同发展的文化环境。只有为个体发展创建一个完美的、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并确保这种环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才能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理想发展。这种“环境商数”一旦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商数,就会产生一种始料不及的飞跃。
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是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心存困惑的他,于2002年8月份向朱教授求教。朱教授送给他六个字:“读书,看网,写作。”张向阳老师心领神会,每天笔耕不辍。此前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教育在线”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在过去的十个月间,他用200多个夜晚写出了近30万字的教育日记。他在“教育在线”论坛上的签名是:“用我的生命,擦亮新教育之梦的火花。”他找到了自我成长的途径,具备了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江苏吴江市第一小学费建妹老师曾因打朴克而在当地小有名气。2003年参加新教育实验后,投保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写点东西。渐渐地,对写作发生了兴趣,与朴克牌进行了永久式的告别。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因其文富有激情,所以被人称之为“激情费小妹”。这激情是潜能开发之后的自然迸射,是获取自信之后的精神收获。
江苏吴江北库镇中心小学52岁的张秋瑛,执教了30多年的她,自从上了教育在线,从不会打字发展到每天上网;从一个闭塞农村的教师,成长为有思想有见地的网络作者。她说,现在连看学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云南普饵的罗民老师(网名是滇南布衣)也是一例。他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同在蓝天下”接受专访时说,长期生活在边疆地区,视野狭窄,信息闭塞,根本没有脱产学习的机会,曾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但根本没学到一点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走入教育在线后,通过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讨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边疆地方和内地的差异,获得了每天可以免费进修学习的机会,充实了自己,展示了自己,成长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继续教育。
目前,像张秋瑛、罗民这样的老师已有很多个。截至2005年12月,教育在线注册用户超过了15万,逼近16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网志系列之九
                                              乳鹰初啼
                           
师者之风范2006-2-8 16:58:35 芷馨(游客) 个人主页 | 签写留言 | 返回 | 删除 你对教学的执著,对教学的深思,让我一个同是为师者感到惭愧!向你学习!
那天打开自己的博客,看到芷馨学妹的留言,过去看看,哈哈,大开眼界哟!天生棒小孩·江南新城小学502班班级博客(http://jnxcschool502.blogchina.com/),那是从芷馨留言时所留下地址过去的。上面都看到一些什么呢?《给家长们的温馨提示》《芷馨在这里给各位家长和孩子们拜年了! 》《 老师要回家过年了,和大家说几句话 》
打开其中一篇:《寒假作业》语文:看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写下春节中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第十册的生字作书法练习,每字四遍。每天记下你看到的,想到的……可以是一句话,如果能写成篇就更好熟记古诗七十首,回校后进行古诗赛。数学:《寒假作业本》英语:练习纸一张寒假快要结束,希望快乐能在学习中延续。核对一下你的作业,全做好了吗?
在线留言里,又有些什么呢?
小荷:傅老师,我还想继续当班长,我不怕累,我好不容易当上班长,只当了一个月????? 2006-03-09 19:03:24
梦儿:mengmengcandy.bokee.com我有博客啦!来看看 2006-03-05 20:18:04
倩倩:老师,我找不到关于火烧圆明园的故事,怎么办???  2006-02-28 18:13:01
芷馨老师:天使,当自己的努力被大家公认的时候,更知道明天努力的方向了吧?你是我们大家的好榜样! 2006-02-26 17:27:36
芷馨老师:梦儿,谢谢你的关心!我会注意身体的。文章可以经过自己的组织,安排好材料,当然可以写! 2006-02-26 17:26:02
天使一族:—_—。不小心露馅了@·#¥%……—*赶紧把尾巴藏起来¤※№£ 2006-02-26 15:47:41
天使一族:呵呵,我高兴死了,好多作文里都有我的名字哦!^ - ^ 2006-02-26 15:43:37
梦儿:傅老师,我可不可写《远东工业城》?我在电脑上拉出来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傅老师,你着几天一定要注意身体,早点睡觉,真为您担心啊!  2006-02-26 14:46:25
雪:老师,你不是说日记没了吗??? 2006-02-25 19:18:20
阳光小子:谢谢傅老师,我是( ). 2006-02-25 17:47:38
芷馨:阳光小子,你有心事吗?可以和老师说吗?我做你的垃圾桶吧! 2006-02-25 15:13:11
芷馨老师:雪花,文章发不进就发到邮箱里,我会整理的! 2006-02-25 15:11:59
神勇猪猪**:我要在学习上也成为一个神勇的小猪!老师,我会努力的! 2006-02-25 09:06:51
龙小崽:呵呵  2006-02-24 21:08:54
请输入用户名:傅老师:我写了好几篇 文章发在这网站,这么没看到啊!好郁闷!!! 2006-02-24 19:46:26
雪花:傅老师: 我写的好几篇文章为什么发不进,,好 郁闷.  2006-02-24 19:41:30
阳光小子:哎,我这几天怎么这么倒霉 2006-02-24 18:39:50
芷馨老师:小猪妈妈,你好!谢谢你的配合!这里也是小猪决心改正的见证之地!希望小猪上可能听得再好点,作业做得再仔细点! 2006-02-24 18:00:34
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都市网志吧!
没有了学生的教育网志,还侈谈什么教育教学?还侈谈你胸中有学生,心中有爱生情意?
这是一个完全的班级学生网志。而芷馨老师的教育网志,名叫松波月影(http://iisabird.blogchina.com/index.html),还有芷馨老师学生及家长个人原创文集网志(http://jnxc502a.blogchina.com/index.html),及江南新城小学502班语文学习园地(http://jnxc502yuwen.blogchina.com/index.html)。
从松波月影(芷馨老师的教育网志)的一篇文章,《“博客”在小学教育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浙江余姚江南新城小学502班班级博客《天生棒小孩》实验报告》才知道,这位姓傅的女教师,是浙江余姚江南新城小学的老师。
看毕留言:芷馨学妹好。芷馨学妹你好。过去看看你的博客,那是做实事的。俺这只不过玩嘴皮子工夫的。向学妹学习了。
学妹的技术也高超着呢。画面与安排多好哇。留言中学生对你的依恋与爱戴,别人是无法做到的啦。
谢谢。
次日,学妹回复来了。芷馨致谢   看你的文章,觉得心静,心静得可以更投入地从事教学!看罢你的故事,还是敬佩,敬佩之余,也教会了我怎样努力去提高自己!谢谢你!  
祝芷馨学妹和你那些可爱的学生,天生棒小伙们,学习进步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网志系列之十
                                              三思之后
                           

2002年8月从美国引入中国的网志,经过2004年超常规的发展,如今已走到十字路口。今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博客网战略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组数字:2005年,全球网志数量突破1亿。在中国,这一数字达到了1600万。越多的人加入网志一族,通过不断更新的文字或图片与人交流。中国网志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从边缘到主流、草根到精英、小众到大众的扩张。网志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了话语权,这是对原本被精英们控制的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动摇和颠覆,因此在现阶段,这一模式相当受欢迎。不过相应地,也会变得难以控制。有人呼吁对网志要严格管理,有人却说,网志是我的个人日记,你凭什么管我的日记? 
教育网志是一种公开发表的个人日志,当然不能随便乱说话。可是你要是一点都不随便,人气又会下降。这也是网络技术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尴尬处境——要是人气真的高到一定程度了,自然也就有一个规范出来了。网志不等于BBS,算得上是“思想的自留地”,但也不同于“日记”,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所以,在“博众”的同时,还必须“克己”。你的网志需要点击率,需要人气,你可以选择“贩卖”自己的隐私,但你绝对不应该“贩卖”他人的隐私,这关系到一个不损害别人权利的原则问题。
著名互联网法律专家于国富律师表示,尽管目前我国对于网志这一互联网形式并未有具体的法律适用,但是目前的网志绝大多数可以归入BBS一类。只不过网志的作者是一个人,而BBS的作者可以是很多人。但是,一旦公开在网络上,就可以被其他人所阅读和评论,这基本上符合BBS的一些特点。这一类的网志可以适用于国家对BBS的管理规定。
用一部合理的法律规范、引导、保障网志的健康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有人说,似乎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与2005年的网志相比。随着网志的窜红,其优缺点将更加明显,如何健康发展?“一部合理的法律”显得更加紧迫性,法治建设不能滞后于“新的生活、工作方式”。
  美国密歇根州的德克斯特高中,一位16岁的高中生终于忍受不了代理校长的严格,他于去年12月在自己的Xanga网志上声称要除掉他。比如其网志上有这样的话:“我已经努力忍了你很久了,现在我终于意识到你是一坨×,老是用你的规定作弄我朋友,不给我们机会。我什么×都不管了,我要用你给我们的怒气杀了你。”为了证明他的认真,他还搞到家里保险箱的钥匙,拿出手枪打开安全栓,抱着枪拍了照放到了博客上。德克斯特这位气昏头的高中生写完这篇威胁网志之后,就把自己送上了少年法庭,虽然他辩解他根本不是真的想杀死校长。
而最近美国一所小学6年级的男生,也因为写网志对自己的老师、学生和4位校领导发出死亡威胁,导致被捕。2005年11月2日,在网志的诞生地,美国国会对网志法案进行了辩论。这个法案旨在加强联邦法令对网志的约束。最终,该法案因为没有获得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三分之二的多数支持而流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给网志立法。
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偶然搜索自己的名字,发现自己被指名道姓地在私人网志上辱骂。陈堂发与总部设在杭州的中国博客网联系后,被告知该文章不能删除。自从2004在中国博客网上看到有人写了辱骂自己的博客文章后,这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的副教授就一直试图讨个“说法”。在没能找到这个文章作者的情况下,陈堂发最近将总部设在杭州的中国博客网告上了法庭。作为“中国博客名誉侵权第一案”,这个案子引起了很多法律专家的关注,同时也让众多的网志作者、博客网站以及监管部门开始思考:谁该为博客网站上的言论负责?
3月3日,“老博客”沈阳因人身尊严受侵犯状告“小博客”张明。
胡景南起诉网民“酒朋诗侣”博客造谣的诉讼。
  毋庸置疑,这类案件会触及到对有关网志的法治责任的认定与界定等问题,正如专家所言,所谓“平民写作”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这些博客网站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权利,它们也应该担负起相应的监管义务。
  将网志纳入监管体系,可能很多博友会不屑一顾,网志明明就是私人空间,为什么要别人来监管呢?抛开那些隐藏的私人网志不谈,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网志空间还是具有小范围的传播性质,即使只有几个人的范围,仍然属于公开传播。甚至某些人的网志的点击量要超过一些小网站,比如日前开设在新浪上的徐静蕾网志的点击量就超过了一千四百万。
  如何给网志立法?给网志立法,用法律来约束其发展,如实行实名制、审定制、许可制等,已成为当务之急。郑州大学法律硕士乔国和说。赞同这一观点的上海六角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聂彦萍也说,互联网的行为需要受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和道德制约。在当今社会,网民不负责任的网骂和恶搞,需要承担的很可能是法律责任。 
  据了解,目前博客发源地美国已开始对网志实行审定制,合格者可以获得官方颁发的许可证。另一个网志发展迅猛的国家——印度政府也准备给网志写手和那些自由网络记者颁发官方资格许可证。 
这正是:如果说2004年中国网志是人见人爱的“大众情人”,那么2005年以来,惹是生非的中国网志却成了令人讨厌的“泼妇”。2006年呢?
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