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515|回复: 0

[杂谈] 奋斗新时代 阔步新征程 | 临潼:加快建设大西安东部新城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7-6 05: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11日上午,西安市“奋斗新时代 阔步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临潼区专场)召开。


临潼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面积915平方公里,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三个副中心城市之一。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存众多,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有盛唐皇家园林遗存地华清宫,也有改变中国当代历史命运的西安事变旧址。
全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8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馆藏文物8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1000余件,文化遗存和文物存量在全国区县首屈一指。
发布会上
临潼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表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一代又一代临潼人接续奋斗
拼搏逐梦
谱写了大西安东部新城建设的精彩华章
那么
临潼经济社会究竟发生了哪些巨变

一起来看——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临潼深挖资源优势,用文化力量做强旅游产业。在华清宫打造的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被确定为国家演艺标准。为适应现代旅游发展需求,临潼发展康体疗养、精品民宿等新业态,旅游正在由单一文物观光向多元休闲体验转变。2018年,秦陵博物院、华清宫两大景区接待游客128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4.8亿元。2019年9月,临潼被命名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工业方面,临潼规划建设了西安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等5个工业园区,发展工业企业7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5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依托陕鼓、银桥等龙头企业,初步形成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两大产业集群。
70年来,临潼农业从粗到特,品质不断提升。建有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0万亩,粮食产量位居全省前列;发展特色农业,已形成“奶畜、杂果、蔬菜”三大特色产业品牌。“临潼石榴”“火晶柿子”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8年,临潼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18年,临潼生产总值完成238亿元,是1949年的594倍,财政总收入23.2亿元,是1949年的1478倍。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建国初期,临潼交通设施薄弱,仅有西潼公路、陇海铁路与西安、渭南连接,渭河南北因河阻隔,区内道路坑洼不平。如今,陕西第一条高速公路——西临高速纵贯东西,10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2条国道等交通干线汇聚临潼、穿境而过。
西安地铁9号线将于2020年建成通车,这也标志着临潼在远郊区县率先进入地铁时代。新丰大桥等5座大桥连接渭河两岸,初步形成“西融西安、北跨渭河、东连渭南”的交通格局。

今天的临潼,城市家具、城市小品、城市生活设施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兵马俑北广场等5个主题休闲广场建成开放,鸣犊泉等6个城市公园投入使用,多个大型购物中心构建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居住环境日益改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8%,农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9%。整体绿化骊山26座山头,植树造林3.95万亩。骊山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33%提升到现在57%,再现“骊山回望绣成堆”的历史盛景。
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4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3元,分别是1984年的87倍和57倍;全区每个贫困村都有了村集体经济,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0329元。
聚焦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中心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县乡公路、乡村道路1525公里,实现通村路硬化全覆盖。农村村村通电、通自来水、通网络,村村通天然气工程全面推进。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建成中小学校、幼儿园380个,提供学位8.5万个,陕师大附中渭北中学计划明年9月建成招生。拥有各类医疗机构540家,提供医疗床位2857张,秦皇医院、交大二附院渭北医院即将建成投用。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广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实现全覆盖。养老、医疗、工伤等各类保险全面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据临潼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临潼将以融合为主线,着力抓好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动能融合、三生融合、古今融合,加快追赶超越,建设大西安东部新城。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肖翔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欣 陈克 屈雪娇)
<hr>
来源:西安发布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