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296|回复: 0

古人讨个老婆要花多少钱?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4-25 10: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彩礼,古来有之。但当听到当今社会“好不容易攒点钱,娶个媳妇全抖完。一次花了几十万,酸甜苦辣真难言,外债不知何时还”,人们又作何感想?彩礼,真的可以成财礼?

<hr>

汉代女子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早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古人把这四件事称为人生最愉快的大事。但是,现在面对一些地方的天价彩礼,这洞房花烛夜恐怕只有欠一屁股债的新郎的叹息声了。

彩礼出自中国古籍《礼记》。《礼记·昏(婚)礼》:“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看来,这个东西最早是用来“正昏”的礼品,即是送点东西表示慎重,不随便,可能还有防止节外生枝或者变卦的意思,标志婚姻实际上已经成立。

《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纳采,收取彩礼;问名,算八字;纳吉,通俗说即确定订婚日期;纳征,收取聘礼,这才是大头,前面说的纳采不过是“意思”; 请期,占卜吉日;亲迎,大家都懂的,真正结婚那天的程序,很繁琐,名目众多。

这“六礼”中,一会儿“纳采”, 一会儿“纳征”的,娶个媳妇得花多少钱?民间的行情,全看老丈人和丈母娘的态度决定“胃口”,不让人花几个子儿恐怕不行。

汉代,这玩意比较贵。梁冀,东汉时期外戚、权臣,今甘肃泾川人。他家出过三位皇后,彩礼当然也是响当当的。他的妹妹梁女莹被选上皇后时,汉桓帝刘志“聘黄金二万斤,纳采鴈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汉书·王莽传》:“聘皇后黄金两万斤,为钱二万万。”

电视剧里的古人婚礼


别以为这黄金万斤、万斤的事儿是社会上层玩的,对老百姓的“价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潜夫论·浮侈篇》:“一飨之所费,破毕生之本业。”意思很简单,挣一辈子的钱,请大家吃一顿就没了。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汉代的一个基层小公务员,五十岁了,还结不起婚,不是不想娶老婆,而是没钱下聘礼、办婚宴,后来在上司和同事的赞助下,才勉强凑足聘金,结了个婚。五十岁的“政府官员”,为娶个老婆被迫白发苍苍,何况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唐代,这方面的资料少一些,但也不是没有故事。《资治通鉴》中说,唐太宗即位不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增殖人口的政策,下诏让全国人民能结婚的尽量结婚,结不起婚的咋办?他号召“亲近乡里富有之家”要帮助那些娶不起老婆的“光棍”张罗婚事,资助一些财物。为什么结不起?当然也有彩礼的问题。

唐代女子


宋代,流行厚嫁,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一方面是社会风气;另一方面是嫁妆能取决于宋朝已婚女性的家庭地位。按《宋刑统》规定,嫁妆是已婚妇女唯一可靠的私人财产,婆家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动用,倘若夫妻离婚,男方要将嫁妆如数归还女方。在这种背景下,老丈人当然要为自己的女儿多要一点,保险啊。

金兵攻占大宋首都,奸臣秦桧和他老婆一起被金兵俘虏,又一起被放还。在返回大宋的路上,秦桧想把老婆甩掉,他老婆气坏了,指着他鼻子说:“我嫁到你们秦家,那可是明媒正娶,光嫁妆就值二十万贯,有什么对不起你的?现在你当个破俘虏,竟想把我扔在半路上,快摸摸你的良心,是不是叫狗吃了!”

二十万贯能折合当今人民币几何,实在是不太好换算,但有人把这算了出来:一贯铜钱等于现在人民币130元,二十万贯就是2600万元。太吓人了!

元代,也不能说这事儿不是个事儿,不是个事儿忽必烈就没必要在公元1271年颁布“天价彩礼禁令”了。禁令规定:一二品官员彩礼不能超过五百贯;三品官员彩礼不能超过四百贯;四五品官员不超过三百贯;六七品不超过二百贯……老百姓富裕家庭不超过一百贯;中等家庭不超过五十贯,贫穷家庭不超过三十贯。

这个禁令对婚娶宴席高几道菜都有明确规定,但元代文学家胡祇遹《革婚田弊榜文》里说这禁令基本上没起什么作用。彩礼之所以出现在《礼记》中,即是一个礼节性的表示,但没想到却被一些人变成了“财礼”,养女儿在财的礼,把“有礼”的东西变成了“无礼”,让穷苦的百姓喘不过气来。

当代仿古婚礼


时代发展到今天,应该说这“天价彩礼”能打打折、杀杀价了,但由于近年来受奢侈攀比之风的影响,农村结婚彩礼习俗日渐变味。不管家庭是否承受得起,都要大操大办。彩礼更是水涨船高,金银首饰只是起步,新房、新车“缺一不可”。笔者所在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曾经有过这样一句顺口溜:好不容易攒点钱,娶个媳妇全抖完。一次花了几十万,酸甜苦辣真难言,外债不知何时还。

2017年02月12日,《法制日报》发表刘晶瑶、何晨阳相关评论文章,文中称:从多地泛滥成灾、根深蒂固的彩礼顽疾来看,单靠民众个体基本无力与这种“恶俗”相抗争,有关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管起来,要负起主体责任,要主动作为。让我们拭目以待。

宋代女子

<hr>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本头条号文章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