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4084|回复: 1

[转载] 《师说》2012年第4期总第14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4-26 2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说》2012年第4期总第14期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16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网
  协办: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人教社教师教育课程教材研发中心
  主编:         马丽
  执行主编:     马佾
  栏目主持人:   乔廷强    何书利    黄欢    张静芳    王玺玉
  【网页设计】   金妍陈蕾
  【封面设计】   李茜
                           教材的魅力



                  马佾

在读物匮乏的环境,如上世纪七零年代,我在乡村学校念书时,唯一选择地精神食粮,就是教材了。如果有一个人,能够让这些生硬呆板的文字,变幻出无穷的花样来,你会不会一直记得她?李换清,就这样走进我的记忆深处,一直到今天走上讲台的我,能够想到把自己喜欢的文章,读给孩子们听,也源于当年的她的课堂给我留下的印象。
李换清是一位民办老师,我们村上唯一的高中生,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成为村小代课教师。农忙时分,还得去菜地上劳动的。课文在她深情地朗读中,那些普通平常的句子,我们看到认为简单至极的文字,却读出浓浓地情,淡淡地愁,深深地爱,浅浅地哀,还有无法言述感觉充溢地胸襟里,按捺不住地涌动着,化为带笑的泪水,流淌在脸颊。同样是这册课本,为什么李老师能够读出不一样的感悟咧?这与她的普通话,与众不同的,整个大队上,只有她才说得出的广播腔,标准得如同听广播员播音有关吗?我们班里的小孩子们,孩子气地与外班同伴比读书,生硬僵直地普通话,软软糯糯地童音,每一个必带出儿化音,故意拖得长长的尾音,挑衅着。可是没有那种味道,读不出李换清老师那一股深情来。是不是对课本太熟悉的缘故?有一段时间,我找到高年级同学借来他们所有课本,一个字一个字的,轻轻地吐出嘴,一句话一句话的,慢腾腾地琢磨着,一段段一篇篇的,反复体味品尝感悟,最终也没有什么收获。倒是让我读到很多有趣味的文章,也养成喜欢找到一切能够读的文字,慢慢品读的习惯了。自然,多数是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李换清的普通话,成为县城周遭学校的一面旗帜,常常有外校的老师来,坐在我们教室最后面,那根曲里拐弯树干,下面钉着两块方木做成的长条凳上。我们朗读课文,我们背诵课文,我们相互提问回答,当然,是普通话。那一节课上,她忽然提出能不能把几个词,课本上生词,刚刚接触到它们的孩子,我们用一句话说出来?而不久前,在一本没有学过的教材上,高年级的课本上,我读到过的一段话,只记得大概意思。举手,乱七八糟地说着,颠三倒四地,却没有把这几个词都用上,这与我把这段话的意思与大队上农活儿结合着说有关,怎么可能文气连贯言语生动咧。一位听课的老师,课后很是高兴地表扬了我,说是多读课本多说话,大声地读,高声地说,与同伴们多交流,可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的。慢慢地养成了用普通话,在课外时间读教材,旁若无人地高声读,这让我与李老师一样,成为一个另类,在七十年代初期的山村,地方腔调中突兀地闪现出怪异来。那些普通地文字里,似乎一点点向我展现出深藏地秘密,一丝丝不一样的味道,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作者写作时极力隐匿的情感,被我一个字一个字的挖掘出啦。
教材的魅力是品读出来的。
几年后,葛苑君老师教我们语文课,这位下放到巴山密林学校的大城市女知青,普通话与李换清老师一样精彩,上课却不仅仅是朗读课文的,不仅仅是满足我们任意地点到课题她背诵内容,而是常常到河边上课,到山林树下花前草丛讲作业;这让我在后来成为老师时,带学生们学习时,到野外讲课在农田作业站在果树下与学生对话,成为可能。更有趣味的,是葛苑君老师用一支笔,一块纸板,几方水彩调色块,把课文内容在白纸上表达出来。当然,我们读到的文字,在她的笔尖上转换时,会发生小小的争执,女生们关注的是色彩,男生们关注的是线条,丰富多彩柔和圆润。你们为什么不能够用铅笔,把自己读到的文字内容,用自己的色彩线条表达咧?葛苑君老师一天忽然对我们提出要求,可惜我仅仅师从葛老师半年,就转到另一所学校,正是葛老师说出那句话不久后,是不是她发现了好的苗子,准备培养咧?那个班后来并没有什么绘画方面出色的,闲暇之余喜欢涂抹摆弄笔墨的,倒是出现不少。那是我们调济生活的一种方式,可是,谁个能够否认,这不是葛老师当年指导我们真正的目的咧?
用自己的笔,把自己读到的文章,用色彩线条表达出,这是葛苑君老师教给我们的一种解读方法。有的简洁干脆,仅仅是几条线段,几个文字;有的丰富繁杂,推出符号,包括符号,引导符号,互动符号,把几个词揉搓得面目全非,而课文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明示豁然;更有只是色彩的,那篇文章就是一幅画,一段段一句句在葛老师笔下,完全转化成墨彩粉团了。这让我们想象力漫无边际地飞驰,而葛老师那句话,为什么你们不能用自己的笔,把自己读到的文字,转换成自己心目中的画面呢?那时候,在葛老师指导下,用数学表格,对比法比较法揭示出课文秘奥时,高兴地不仅仅是我们;用物理线路图,并联串联比重浮力彰显出句段字词相互关系时,孩子气的笑声引来了外班的羡慕;而花朵树枝云彩,人物衣饰街道,河流山川密林,无不走上白纸黑板,课文不再是一篇篇文字,也不再是一段段普通平常组合而成的字,是一幅幅画,或单独呈现或连贯性的说明着。似乎在下课时,很多课文都在葛苑君老师提示下,能够背诵啦。
教材的魅力,是画纸上的弥漫烟云咧。
再后来,是曾忠平老师带我们语文课,他让我们了解到作品产生时的背景,作者生活细碎小事,对一篇文章竟然有着不同的评论声音,甚至于相互对立。徐老师则让教材变成故事,与这篇文章相关的人物故事,相似的古今传说,相反的小笑话小幽默,袁孝轩老师则则把本地风物民俗掌故,与教材内容契合无间相融洽。现在想来,是他们指点着我,领悟着教材的魅力,不仅仅是字里行间隐匿的情感,不仅仅是作者构思动笔已然凝想出的画面,不仅仅是我们你们他们在解读时,查找搜索出写作背景具体环境对作品的影响,也不仅仅是远隔千里的异地相距几步的隔壁有相似相对立的读法,还有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自己接触到的读物,如何解析阐述自己对它的异于大众的态度与说法。
而教材的魅力,就是这一点上:那是我们自己的影子投射在所读的作品上哦。或者换一句话说,那是对教材解读,对本文内容的重组,把自己的身影投射到面对自己的学生咧。也是老师自己的生活经历学术研究理想追求教育哲学,等等,在剖析作品本文时流溢荡漾,滋养润泽着课堂上的学子们。
一千个执教者的背后的哈姆雷特,自然也是一千个模样了。在纯真童稚洁白如雪的心灵上作画的时候,这些执教者们,又是如何想象的咧?面对这样的执教者,当年的我们今天的学生,又是什么状态?如何才能让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重合,让课堂教学与课标要求吻合,让学生心态与作品意蕴相契合,让教材的魅力吸引着这些痴迷于求知的目光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我们不仅仅是朗读者,不仅仅是通过对教材阅读,吸纳知识与生成智慧的。我们还是一位老师,教材的魅力是启发课堂上清澈纯真目光求知的心灵,让教材内容、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知识与老师本身拥有的知识重合,由老师把这些教材的魅力变成课堂的魅力,生成学生学习动力。于是,就有了“当时我要求老师们互相听课,他们说没有其他年级的课本,我就告诉总务处,给每一位教师都加订一套听课用的课本。”那是“在农村中学担任抓教学的副校长兼教导主任”随后又“到县教育科(局)中教股当巡视员”“到进修校工作,主抓小学教研”的王玺玉老师,做为一位基层教育研究者,他深知提升一位老师的眼界,站在某学科全局的视野,来看待本年级本学科的教育,更开阔更有效的。正如王玺玉老师所说“收藏语文课本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的;我的收藏比价值连城还价值连城!”(《师说》第14期《收藏课本──我与人教社语文课本的故事》王玺玉)
教材究竟是什么?山东乔廷强老师问自己,这样的思考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的事,面具应当天天对自己问一声的:“我改变了教材中原有的活动安排,而且还引起了我对教材的进一步思考:教材究竟是什么?教材与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又是什么?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取舍,以做到有效运用?等等。”这对于我们更有效的挖掘出教材的魅力,是极为有效法子,其实这算是“课堂的海明威”症状了:呆板枯燥没有变化的教学结构,让学生怎么能够喜欢呢。当老师把学生熟视无睹的内容,陌生化后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从自己认为掌握了的内容中,发现自己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好奇心被激发,探究意愿从而生,这也是教材的魅力啊。这算是乔廷强老师的绝招吧?(《师说》第14期《对教材的再认识──由一次体验活动说起》乔廷强)
从研究教材中提升自己的素质,是何书利老师所走过的道路:“回忆起来,在教授以上四套教材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英语课堂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理解也随着教材的变化越来越深刻,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的理解也越来越到位。”他之所以能够不断成长,是因为让学生们“体会到了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有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提高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在何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强调引领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正是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了教材的魅力了。(《师说》第14期《在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引领下不断成长》何书利)
张静芳老师在小学任教,她的课堂教学又是另一番风采:“往往利用旧曲新唱或说唱歌谣等形式进行专项训练。三年级时的旧歌谣,既让学生体会了知识的系统性,又有效地巩固了本课的新知识。”这是贴近教材走进学生方法之一,喜欢儿歌童谣的小学生,怎么会不喜欢这样的教材?(《师说》第14期《我读PEP小学英语教材》张静芳)而有趣的是:“人教版的教材对这些情况都考虑的很周详,整个中学按着教材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学习,感觉知识的主线很明了,细节也很清楚。”黄欢先生又说,“教材编写的非常合理,而且丰富、深刻,可以扩展我对社会科学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师说》第14期《那些年,我们一起学过的教材──我与人教版教材的故事》黄欢)
教师研究本学科所有年级的教材,这是从广度上掌握知识系统性,以便于更加娴熟地驾驭教材;深入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够思考课程、教材与教法之间的关系,这是从深度上开拓教材;也有走一条激发出学生自动寻找教材与生活相结合之路的,最终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学生的爱好天性年龄特征着眼,挖掘教材内吸引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喜欢课堂从而爱上学习;还有显示教材本身编排体系本身的魅力,加快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步伐,等等。这当然不是我们展示教材魅力的全部道路,我们只是寻找到一条小小的口子,挖掘出它们内在魅力的一点点而已。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多能够走出展示教材魅力的路,它在云雾弥漫山林密布的深处隐藏着,等待着你去寻找,等待着你发现并引领同伴们踏出一条宽阔光明的大路来。
您了解教材的魅力了吗?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显示出教材的魅力么?
  
  编者按
  假如我是一片云,那一定有一片更大的云推动着我前进,在天空里遨游,追逐着阳光,追逐着梦想。不曾想,我的飘游也推动了另外的云。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天空里,我漫卷漫舒,不刻意追寻什么,只是为天边那一抹彩霞。
  4
  
  教师专栏
  墨趣茶香,品读明星教师的心路历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余年,从“门外汉”到英语学科的省级校本教研骨干;从“孩子头”到市级骨干班主任,我这位“乡村教师”在不断地追逐和超越了一个又一个梦想!除却对教育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坚持着实实在在地“做”了许多事情:做学习,做教学,做研究,做反思,做论文……“做”字诠释了我的成长历程,亦奠基我的美好明天。
  吉林姜祥熙做超越梦想的“乡村教师”
  山东孙明霞   莫把工具当目的
  江苏刘古平   简述刘百川先生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湖北欧胜宝   内修文心,外练音气──演讲成功之诀窍
  
  班主任兵法
  成长路途中的第一个台阶,是我们遇见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对待青少年的错误行为像对待成年人那样指责或者谴责,那么青少年敏感的心灵中就会长时间的或者终身留下伤疤。”
  江苏黄彦   表白你的爱
  湖北谢迎春
  余黎明    秘密
  河北张莉   偶遇
  
  教师成长
  强校之本在教师,教师的成长是新课程的关键我们都在追求完美,也都会留有遗憾。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完美与遗憾的苦苦轮回中收获成长;这就是生命的成长,灵性的成长,快乐的、痛苦的、艰难的、挣扎的成长。每一步的成长中,都有很多的人或是基石,或是航标,承载着你,引导着你,让你一回忆起来,就涌起一股感恩的热潮,甚至热泪盈眶。
  北京韩清洁   精敬于业,追求卓越──我的教科研成长之路
  北京刘铁山   在批判中成长
  北京赵军    追梦的足迹
  
  我与人教版教材的故事
  那些年,我们一起学过的教材这些书,不仅仅是教材,它们还是我成长的缩影,记录了我成长的轨迹。也许将来的某个午后或黄昏,我会不经意间看到这些教材,看到它们有些破旧的书页和留在上面的稚嫩笔记,这些会让我想起很多成长的故事……
  黑龙江王玺玉  收藏课本──我与人教社语文课本的故事
  山东乔廷强   对教材的再认识──由一次体验活动说起
  北京何书利   在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引领下不断成长
  河北张静芳   我读PEP小学英语教材
  浙江黄欢    那些年,我们一起学过的教材──我与人教版...
  
  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本期话题:月考周测利弊谈
  有利
  江苏刘建华
  湖北熊善举
  江西周隽
  江西xiu
  不利
  网友Renyf1997
  天津岳春光
现状
  天津岳春光
  建议
  山东亓法祥
  山东于水英
  江苏孙巧英
  吉林卢艳珍
  网友海纳百川
  江西衷祥
  
  名师热线
  与名师面对面,答疑解惑本期名师:黑龙江的王玺玉老师,曾任肇东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主抓干训、师训和小学教研等工作。
  “因材施教”和“拔尖甩次儿”有何区别?
  为什么说“依样画葫芦”也不要得形忘神?
  如何防止“放则乱”?
  批评时如何让学生不较劲?
  师说论坛微语录
  
  编余废墨
  聆听主创人员的心里话教师研究本学科所有年级的教材,这是从广度上掌握知识系统性,以便于更加娴熟地驾驭教材;深入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够思考课程、教材与教法之间的关系,这是从深度上开拓教材;也有走一条激发出学生自动寻找教材与生活相结合之路的,最终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学生的爱好天性年龄特征着眼,挖掘教材内吸引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喜欢课堂从而爱上学习;还有显示教材本身编排体系本身的魅力,加快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步伐,等等。我们只是寻找到一条小小的口子,挖掘出它们内在魅力的一点点而已。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它在云雾弥漫山林密布的深处隐藏着,等待着你去寻找,等待着你发现并引领同伴们踏出一条宽阔光明的大路来。
  湖北马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4-28 20: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预祝五一节快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