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139|回复: 1

[转载] 《师说•思考者》试刊2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2 14:31:27 | |阅读模式
《师说•思考者》试刊2号


主办:人教社教师教育论坛    竹溪教科研论坛学术委员长
协办:湖北省校本研究课题竹溪课题组
顾问:欧胜宝 冷巉 陈汝波 彭建国
主编:马佾

《师说•思考者》试刊号 第14卷总第115期

  
  教材编辑上《棉花姑娘》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棉花姑娘》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     熊宁宁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蚜、盼、治、啄、斑”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并读出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我们马上来猜谜语,知道答案的同学先不要说出来,举手示意就可以,留给其他同学思考的时间。
  师:(出示谜语)“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大家越爱它。”
  生:是蒲公英。
  师:想一想,冬天会有蒲公英吗?
  生:是雪花。
  师:我们来看谜语的第三句——“像雪不是雪”,所以它不是雪花。
  生:是玫瑰花。
  师:越冷我们大家越爱白色的玫瑰花吗?有点与众不同。老师再给三秒钟,看谁能猜出来。
  生:是棉花糖。
  师:看来你冬天很喜欢吃棉花糖。这个答案有点接近了,不过它不是一种食品。再想一想,我们怕冷的时候,身上穿的衣服很多就是它做,它是什么呢?
  生:是棉花。
  2.简介棉花,引入课题。
  师:(出示棉花图片)第一张是棉花成熟时的样子,第二张是棉花的花盛开时的样子,第三张是棉花的花快要结果时候的样子。好看吗?
  生:好看!
  师:棉花是一种农作物,可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板书课题“棉花姑娘”)。老师没标拼音,谁能叫出她的名字?
  生:(两位同学读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第30课《棉花姑娘》。
  师:提示读音:“花”我们平时读一声,比如“花园”“花朵”,但在“棉花”这个词里读轻声。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师:“姑娘”这两个字都是这一课要认的字,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都是女字旁。
  师: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的。
  生:“姑”是女字旁加一个“古”,“娘”是女字旁加“良”。
  师: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所以姑娘就是女孩子的意思。我们班就有好多小姑娘,对吗?
  生:对。
  师:“娘”本来读二声,但在“姑娘”这个词里面读轻声。(板书注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棉花姑娘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大家翻开教材137页,自由地读读课文。老师有两个提示:第一,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第二,用铅笔标出自然段序号。
  (生自由读课文)。
  2.结合语境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棉花姑娘带来几个句子,想考考同学们认字认得怎么样。
  yá
  (1)
  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师:(指名读)。
  生:交流“蚜”字识记方法——虫字旁加“牙”就是蚜虫的“蚜”。
  师:(出示蚜虫图片)简单介绍:蚜虫专门吸取植物叶子里的水分和营养,是一种害虫。它很小,比芝麻还小。但是危害很大,植物长了蚜虫,就像我们人生病一样难受。
  生:(齐读句子)。
  Pàn
  zhì
  (2)
  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师:(指名读)。
  师:盼望的“盼”是什么部首?
  生:目字旁。
  师:还能说几个目字旁的字吗?
  生:眼、睛、晓。
  师:老师把“晓”字写出来,看看是什么偏旁。
  生:日字旁。
  生:树林。
  师:树林是木字旁啊,虽然和“目”同音,但不是一个偏旁。
  师:我们这学期学了一首古诗,还记得吗?
  生:“春眠不觉晓”的“眠”。
  师:对,是睡眠的“眠”。
  师:治病的“治”字是怎么记的?
  生:交流“治”字识记方法——三点水旁加“台”就是“治”
  师:对,三点水旁加讲台的“台”,电视台的“台”。
  师:三点水旁的字我们认识不少,老师给三次机会!
  生:洗。
  师:能连着词一起说吗?让大家都知道是哪个洗。
  生:洗澡的“洗”。
  师:(板书)说字的时候要连着词一起说,让大家听清楚。
  生:我名字里的“涵”是三点水旁,涵养的“涵”。
  生:小河的“河”。
  师:谁能用治病的“治”再组两个词?
  生:医治。
  生:治疗。
  师:这两个词都组得很好。
  生:(齐读句子)。
  zhuó
  (3)
  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师:(指名读)。
  生:(读句子,把“干”误读为一声)。
  师:有一个多音字读错了,谁能帮他纠正?
  生:(纠正字音并读句子)。
  师: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啄木鸟身上长得最有特点的部位是哪里?
  生:它的嘴最有特点。
  师:对,所以啄木鸟是口字旁。
  师:有人把啄木鸟叫做“树木医生”,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师:(放大“啄”字)大家看:右边的一点是不是很像树干里的小虫子?
  生:(齐读句子)。
  bān
  (4)
  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斑点。
  师:(指名读)。
  师:斑点的“斑”,它和我们见过的哪个字有点像?
  生:班级的“班”。
  师:真好,你们都会连着词说字了。谁来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生:斑点的“斑”中间是个“文”字,班级的“班”中间是一点一撇。
  师:老师给大家出个填空题目。
  斑
  班
  一年级七(
  )的同学去动物园看(
  )马。
  生:第一个空填班级的“班”,第二个空填斑点的“斑”。
  生:(齐读句子)。
  3.去掉拼音认字。
  师:现在句子里的这些词语要脱掉拼音来和你们打招呼了,如果还认识它们,请你们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
  生:(随着大屏幕出示词语,齐读)。
  生:(两组同学开火车读)。
  (男生读)(女生读)。
  4.指名读课文。
  师:词语我们都认识了,它们就要回到课文里去了。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六个自然段。
  师:(指名读)。注意:读的同学要做到读音正确,声音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不是准确?
  生:(逐段读课文)。
  师:听出什么问题了吗?
  生:(评价并纠正)。
  师:对,注意读课文的时候不要随便添字、漏字、改字。
  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出语气
  1.再读课文,提出要思考的问题。
  师: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
  生:(自由读课文)
  2.解决第一个问题并练习读出“盼望”的语气。
  师: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
  生:她得了心脏病。
  师:你真有创造力!棉花姑娘长了这种虫子,确实像人得了心脏病一样,是非常致命的。谁再说说?
  生:棉花姑娘长了一种虫子,把叶子当肉吃,把叶子里的水当开水喝,棉花姑娘会死掉的。
  师:你的说法很有想象力,那棉花姑娘长了一种什么虫子呢?
  生:是蚜虫在吃棉花姑娘的叶子。
  师:对,我们看137页的插图,长了蚜虫的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特别难受,她现在会想些什么呢?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棉花姑娘的想法,谁能找出来?
  生: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师:“盼望”能换成另外一个词吗?
  生:想。
  生:希望。
  师:对,“盼望”和“希望”是近义词,但是“盼望”表达的意思比“希望”还要更强烈和急切。谁能把棉花姑娘这种强烈和急切的心情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这位棉花姑娘有点着急,但听起来也不是特别难受。还有谁愿意试着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这位棉花姑娘真的是特别着急!
  4.解决第二个问题,梳理课文内容。
  师:那么,棉花姑娘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她的病?
  师:这么多同学都知道,老师要增加难度了!(出示句式)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按照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然后选一名代表汇报。
  句式:棉花姑娘盼望有个医生来给她治病。
  她先请给她治病,
  接着请给她治病,
  然后请给她治病,
  最后,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生:(两组同学汇报)。
  (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实物图片)
  师:前面三位动物医生为什么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
  (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几位动物医生不能治病的原因,与实物图片相对应)。
  5.读对话,试着读出语气。
  师:这三位医生都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棉花姑娘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更着急。
  师:说得好。还有什么?
  生:很奇怪。
  师:对,很奇怪:为什么它们都治不好我的病呢?
  师:我们想一想,燕子飞来了,治不好棉花姑娘的病,啄木鸟飞来了,也治不好棉花姑娘的病,青蛙跳过来了,还是治不好棉花姑娘的病,棉花姑娘的心里真是一次比一次更着急。她对这几位动物医生都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师:对,虽然棉花姑娘每次说的话都一样,但她的的心里却是越来越着急。我们现在就想象着棉花姑娘这种着急的心情,来读一读她和动物医生的对话。第一次老师来读棉花姑娘,几位同学来读动物医生。
  (师生合作读对话)。
  师:听出来了吗?棉花姑娘的语气是不是一次比一次更着急?
  生:是的。
  师:几位动物医生是不是很有礼貌?
  生:它们很有礼貌。
  师:请同学们回家以后练习这几段对话,下节课我们还要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看谁的语气和表情最逼真。
  

棉花姑娘
  呼唤真实的语文课堂           人民教育出版社    熊宁宁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对话一
  对话二:
  对话三:
  对话四:
  原网址:
http://bbs.pep.com.cn/thread-369938-6-1.html


  
    
  课文
  棉花姑娘
  
  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
  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
  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呼唤真实的语文课堂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   熊宁宁
  
  作为一名教材编辑,上课的机会不多,因此,得到这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我既紧张又兴奋。短短40分钟下来,虽然不如真正的教师那样专业、娴熟,但也因此少了几分束缚。特别是把编者和教者两种身份结合起来,使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了几点新的思考。
  首先,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朴实、扎实的。即使是上公开课,上课也不应该成为表演、成为作秀,它应该是朴素的、自然的,是对常态教学的提炼和升华。当然,对教学目标和重点的准确把握,对教学流程的精心设计,对教学手段的适当使用是大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凭借自己真实的个人风格,把扎实有效的教学展示给大家,才能够对更多教师的教学具有示范意义。说到底,我们上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教师们希望看到的是达成学习目标的真实过程,从而受到启发,得到借鉴。
  第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贯穿课堂始终。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经常提示他们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和读写习惯,如,读书不指读,写字防止倒差笔等;识字过程中,要温故知新,鼓励学生在说一个字时连着词语一起说,使更多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反复提示,不要第一次认写过后就搁置一旁。
  第三,注意利用教材资源。从编者的角度出发,薄薄的一本教材,没有任何可浪费的空间,因此,任何一处插图、泡泡、练习的设计,都是有意为之,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到语文知识的。因此,教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搜集资料,不如先对手中的课本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第四,注意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教师进行充分的预设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学生的提问或回答与预设一致,自然可以有非常精彩的生成。但学生那些预设之外的问题,也不能不加理睬,因为那是学生真实程度的体现,是学生真实想法的表露。既然我们是以学生学到知识为目的,就不能对他们存在的问题置若罔闻。拿《棉花姑娘》这一课来说,学习“盼”字时,教师提问学生还认识哪些“目字旁”的字,有学生回答“树林”,这个地方教师绝不能一笔带过,要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让所有同学都知道此“目”非彼“木”;还有同学说到“晓”字,教师也要及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日字旁”和“目字旁”这两个形近偏旁,以免混淆。又如,在教师提问学生“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时,有学生回答“心脏病”,这时教师与其躲闪,不如就势告诉学生:蚜虫之于棉花,正如心脏病之于人类。把这些课堂生成的资源利用好,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几点,是我上完这节课后最大的感受。真实的课堂,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无论对于教师的成长,还是学生的成长,都将会是大有裨益的。
  
  对话一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教材的编者有时确要去亲自上一上,才能把教材编得更好,为熊编的做法叫好!我现在上的还是浙教版的老教材,人教版的新教材要到明年下半年接触吧,不过一年级是永远也轮不到的。我对书后的生字分两类有点意见,一类是只认不写,一类是要会写的。实际情况这两类没有严格的区分,好多学生第一类也会写了,何不干脆全都掌握?有时我们老师在出卷时也常常忘了这个生字是第几类的,一不小心把第一类的也叫学生填空了。熊编的课堂实录中教学的这几个生字就体现了字形的分析、辨析,学生学了之后不光会认,我想肯定也会写了。多认少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与写应同步进行。另外,熊编说的一句话:“请大家翻开教材137页,自由地读读课文。”此句的“教材”不符合儿童语言,也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学习的课文,当着他们的面怎能称之为“教材”呢?乱弹了几句,请长老别介意。
  唐吉坷德:
  精神可嘉!但是……有些东西说不清,理一理再说。
  黑龙江王山而:
  请附上课文。
  另“蚜虫之于棉花,正如心脏病之于人类。”这个比喻是否贴切?是不是也得想想本体和喻体相像之处?棉花的心脏在哪?
  笑着说:
  我认为这一堂课总体上来说是很好的。
  教学目标完成得比较清晰,教学过程也比较流畅,如果老师上课时的个人表现力上没有问题的话,应该是不错的一堂课。
  北京小语:
  谢谢以上各位的发言,请大家不要有任何顾忌,对这堂课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长安古原三百卷生: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蚜、盼、治、啄、斑”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并读出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
  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表述教学目标吗?
  熊宁宁:
  各位老师好!
  看到这么多老师在关注这节课,我心里很高兴,同时也惴惴不安。作为一个不怎么专业的老师,这节课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漏洞,特别是从教学角度讲,应该还是有很多不足。当时也考虑了很久,要不要上这节课,后来还是鼓足勇气上了。目的并非要做什么示范,而是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传递编排上的一些想法,以及从编者的角度来看,这节课应该让学生学习些什么。所以拜托各位老师在看视频的时候不要关注我那不娴熟的教学技术,呵呵。
  洪乐老师:感谢您的肯定,我心里非常忐忑呢:)
  第一缕曙光老师:感谢您的意见。教材认字和写字的编排遵循“多认少写”的原则,其实也是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出发这样安排的。孩子在一、二年级,是识字能力逐步形成的时候,能够对字形有基本的判断和把握,并在识字过程中,通过教师提示识字方法,形成推理能力,慢慢自主识字。但与此同时,孩子的小臂肌肉群不很发达,不宜书写笔画太多太繁复的字。这一点,我们可以再另题探讨。至于我在授课过程中说了“教材137页”,诚恳接受您的意见,对这些方面我确实没有注意:)
  唐吉坷德老师:欢迎您随时提出意见,但我不能确保都回答得上来,呵呵。其实一节课可以有不止一种教法,关键要让根据学生的学情,顺学而导,使其达成学习目标,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
  王山而老师: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想明白啊,棉花得了蚜虫是致命的,人类得了心脏病也是致命的。在实录中,已经把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说明了。
  笑着说老师:非常感谢您的鼓励,您所说的正是我所追求的。至于个人表现力。。。。惭愧啊,这方面我可能比较弱,不是一个爱现的人:)
  紫风铃响了老师:感谢噢~
  三百卷生老师:我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主要考虑了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一是识字学词学句,二是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点儿语气。对于课文内容,能够整体感知即可。根据这一课的特点,设定了三个学习目标。其中的科普知识,学生也并不难理解,只要知道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吃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吃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能够吃掉农作物上的蚜虫就可以了:)
  不妥之处,请谅。
  
  
  
  对话二:
  
  安徽省阜南县乡里人:
  揣摩文路、领悟编路、把握教路、引领学路,曾一度在阅读教学中被不少语文教师视为法宝。请教熊老师(这样称呼不介意吧?)您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在阅读教学中应怎样处理四者之间的关系?
  安徽ligu:
  非常佩服熊宁宁编辑的精神,同时也给一些教材编辑及教研员们开了个好头!
  唐吉坷德:
  恕我直言,熊编的这个课,在识字教学上的目标有比较大的偏差。“会认读的字”的目标要求是:在课文中能够认读,换一个语言环境也能够认读,也就是说只要求整体模糊认记。因此,在教学上宜采用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反复多次让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记这类生字。崔峦老师在他的“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识字教学”中就十分强调这样的教学。而熊编的这个课,不但要学生分辨字形的细部,还要学生通过书写(填空练习)来辨识记认。目标水平提高了,而且必然会造成用时过多地现象。这一课由于会认的字只有7个,属于数量少的情况,而教科书中大多课文有12——14个会认字的学习,时间上就一定花不起了。
  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会认1600——1800个字,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为什么老是感到识字量过大呢?我们是否可以从教的角度思考一下:我的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黑龙江王山而:
  引用:
  原帖由熊宁宁于2008-4-1521:10发表
  各位老师好!
  引用:“王山而老师: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想明白啊,棉花得了蚜虫是致命的,人类得了心脏病也是致命的。在实录中,已经把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说明了。...”
  实录中师生对话是——
  师: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
  生:她得了心脏病。
  师:你真有创造力!棉花姑娘长了这种虫子,确实像人得了心脏病一样,是非常致命的。谁再说说?
  显然这是从“非常致命的”角度说的。
  其实人类“非常致命的”的疾病何止心脏病,癌症是不是?“非典”是不是?而棉花这种植物“非常致命的”疾病也不止蚜虫病这一种。我觉得植物的根倒有点像人类的心脏,叶上生蚜虫倒有点像皮肤病,其实皮肤癌也能致命。
  能否把第二课时的设计也发上来?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第一堂课。
  写字是怎么安排的?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熊老师,您好!
  网络的即时、高效,使得有机会和教材的编辑平等地对话,很高兴能和人教社的熊宁宁编辑在网络上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文,存在着以下几种对话:一是与文本的对话,二是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三是在课堂上与教师的对话,四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五是通过书后的问题与教材的编者进行对话。我们老师也存在一个与教材编者对话的问题,不过这大都是间接的,通过课文的编排方式、教师用书的说明,我们知道了编者的意图,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会完全照本宣科,因为老师也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利。间接对话存在一个弊端,就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困惑没有正常的反映渠道,编辑听到的更多是专家的一些意见,难以听到一线老师,特别是农村老师(本人就是农村小学校的老师)的心声,好在网络这么方便,编辑大人们也主动和我们这些一线老师沟通,还亲自去上课试一试,这对中小学的教材建设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对于教材问题,我也再胡诌几句,愿能再次得到宁宁编辑的指点。
  一,教材问题是关系到语文质量的大事问题。因为我们上课上砸了,受影响的还只是四、五十个学生,而教材编得好与否,则关系到几亿人的学习质量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语文教材建设上有过深刻的教训,此教训之一就是课文选文政治性太强,成为形势宣传书,二是思想说教味太浓,文质兼美的课文不多,忽略优秀语文传统的继承。现在我看完全不一样了,但痕迹似乎依然存在。
  二,教材存在一个稳定和更新的矛盾。但根据自已的教学经历(也不过十几年),一套教材往往要教十几年,时代在变,学生素质也在变,内容却基本没变,显得有点陈旧、过时,所以我希望教材五年来个一小修,十年来个一大修,及时更换一些不合时宜的课文,补充新鲜内容。
  三,语文课本内容应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点容量。我现在教的还是浙教版的老教材,人教版的新教材还没有接触,按理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需要更多的阅读量,即使有些课文来不及精学,也可作略学来处理,可浙教版的教材在中低段每册都是八个单元,到了五、六年级每册反而减为七个单元,学生明显吃不饱,我也实在感到不懂?
  明年下半年我就要接触人教社的实验新教材了,到时再发点感想吧……
  唐吉坷德:
  (承接17楼的观点继续谈)
  熊编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一个字不但解决音、形、义,还进行了读句子的指导,这样的操作,在课改前要求“四会”是相当扎实的。但是现在识字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要求都变了,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与以前的都不一样了,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传递的是一个错误的信息。
  长安古原三百卷生:
  引用“三百卷生老师:我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主要考虑了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一是识字学词学句,二是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点儿语气。对于课文内容,能够整体感知即可。根据这一课的特点,设定了三个学习目标。其中的科普知识,学生也并不难理解,只要知道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吃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吃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能够吃掉农作物上的蚜虫就可以了:)”
  谢谢熊老师给我的回复!谢谢熊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研究预设和表述教学目标的这么个机会。
  您说得很对!低年级阅读教学两个重点:“一是识字学词学句,二是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点儿语气。”这是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扎实训练的。
  目标1和目标3都很准确,表述恰当。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在第一课时完全可以不涉及写字。朗读的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提得合适,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过,“读出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是否要求高了?对于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差生”,恐怕只能是“学习读出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从面向全体学生来说,是否改一下,改为“学习读出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目标2提出“理解课文内容”是应该的,但是“理解”室内隐性行为动词,学生怎么算是“理解”了,这里就不清楚了。同样,“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也是内隐性行为。内隐性行为难以观察、测量。我觉得这一条目标可以加上这么一句话:“能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这样就具有操作性,可以使教师观察、测量到了。
  请教熊老师和各位了!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引自堂吉坷德的评论:
  恕我直言,熊编的这个课,在识字教学上的目标有比较大的偏差。“会认读的字”的目标要求是:在课文中能够认读,换一个语言环境也能够认读,也就是说只要求整体模糊认记。因此,在教学上宜采用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反复多次让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记这类生字。崔峦老师在他的“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识字教学”中就十分强调这样的教学。而熊编的这个课,不但要学生分辨字形的细部,还要学生通过书写(填空练习)来辨识记认。目标水平提高了,而且必然会造成用时过多地现象。这一课由于会认的字只有7个,属于数量少的情况,而教科书中大多课文有12——14个会认字的学习,时间上就一定花不起了。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会认1600——1800个字,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为什么老是感到识字量过大呢?我们是否可以从教的角度思考一下:我的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熊编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一个字不但解决音、形、义,还进行了读句子的指导,这样的操作,在课改前要求“四会”是相当扎实的。但是现在识字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要求都变了,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与以前的都不一样了,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传递的是一个错误的信息。学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唐吉坷德这样评论,本人不敢苟同,目标没有偏差,传递的也不是一个错误的信息,相反是正确的信息。连教材编辑在上课时都难免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说明课程标准有问题,因为课程标准都是一些不上课的专家研制出来的,是否具有实际的普适性还是个问题。“认写合一”比“认写分离”更符合教学的实际,会认了,也知道怎么记住这个字了,并懂得初步的意思,写一写巩固也就顺理成章的事,古时私塾的小朋友学那么难懂的文言,那么难写的毛笔繁体都能胜任,我们现在的学生每课学那么几个生字就负担很重了?说实话,要是提早学习,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完全能学写很多汉字,况且小学生乎?
  “心脏病”比“皮肤病”来得妥贴。
  回复22#的帖子
  三百卷生老师认为《棉花姑娘》第二条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用“能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更明确,我认为还是前者更明确,因为目标是给我们老师看的,老师懂得了也就可以了。以前,也就是我刚教书的那一年,曾流行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每堂课在上课伊始都要告诉学生这堂课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常常是写在小黑板上挂出来的,若那时的情况,我觉得目标确应为学生所理解,所能操作,现在则不必,况且目标只是确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很多,不是简单几句目标就能定死的。
  唐吉坷德:
  回复14#的帖子
  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多样的,这一点赞同熊编的观点。但是,教学原理、规律、法则则是确定的。不是有一句流行语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流行语的三个“法”,有着不同的内涵的。“教学有法”的“法”指的是教学原理、规律、法则,“教无定法”的“法”指的是方法,“贵在得法”的“法”指的是“恰当的方法”。因此这句流行语可以理解为:教学是有原理、规律、法则的,这些我们要遵循;但是,教学是没有固定的方法的,因为方法本身是没有好与坏、对与错之分,只有使用得是否恰当的问题,因此,可贵的是能使用恰当的方法。
  熊宁宁:
  to第一缕曙光老师:上线后看到您的几个回复,真的十分惊喜,也十分感激。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虽然千山万水,但在这里编、教可以这样方便快捷地对话,呵呵,感谢科技的发展。我非常尊重、也非常佩服农村的教师,我到农村去听过课,那里老师的任务比城里的老师重多了,但是您对教材、对教学都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真是很了不起!您对目前教材的一些想法,我觉得有道理,其实我们也作了不少努力,但有时“婆婆”太多,很多东西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希望您用到人教版时,给我们教材多提建议啊,先谢了:)
  to乡里人老师:很喜欢您的签名。谈何“请教”,共同交流:)这四句话挺有道理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却不易。我想,简单地说,就是要研究教材、研究目标、研究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年段特点、课文特点、学生学情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整合的、流畅的教学流程。
  toligu老师:谢谢~不瞒您说,压力特别大,理解了做课老师的辛苦。不过对于教材编写和修订我觉得有好处,所以也希望大家别对我要求太严格,呵呵。
  to唐吉坷德老师:您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来探讨,非常欢迎。不过对您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您所说的“识读字目标要求”没有错,方法也是对的。但“整体模糊识记”到什么程度?识字方法的学习和巩固是否也算分辨字形细部?这一点值得探讨。在一、二年级,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识字能力。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记新字,不能算作字形分析,而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读新字;让学生发现字和事物特点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字形分析,而是便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有特点”的字。所谓填空练习,可以看教学视频,只是让学生说说第一个空用哪个字,第二个空用哪个字,并不是写字练习。崔老师也是我十分尊重的先生,同办公室五年,算是多年师徒成父子了,在教材教学这个领域,从崔老师那里学得不少。这节课也要感谢崔老师,从设计、试教到修改,始终给予悉心指导:)
  to三百卷生老师:非常感谢您的意见,关于教学目标“表述”的问题,您已经研究得很专业、很深入了,我在目标的文字表达方面确实没下太大功夫,学习了~~我想“理解课文内容”是“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意思,“理解”这个词可能确实有点深也有点模糊了;“读出语气”其实是想要学生能读出一点儿“越来越着急”的意思就可以了。当然,必须承认,学生是有阅读差异的,有的学生,老师范读一遍,他马上就有语感,能有模有样地读出来,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甚至初中,可能一直读得就是那个样子,而这并不能代表他学得不好。人是各有特点的,要承认差异,允许有些同学达不到这个目标,但也希望更多同学能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读出一点儿语气。其他的我暂时没什么想法,见笑:)
  引用:“原帖由唐吉坷德于2008-4-1621:04发表
  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多样的,这一点赞同熊编的观点。但是,教学原理、规律、法则则是确定的。不是有一句流行语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流行语的三个“法”,有着不同的内涵的。“教学有法”...”
  这个说得好,同意:)
  
  
   
  对话三:
  
  唐吉坷德:
  回复27#的帖子
  “要求认的字,要明确要求,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及时巩固。教科书中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教材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没有其他要求。在教学中不要拔高要求。有的老师认为,对要求认识的字,引导学生逐字进行字形分析,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能提高认字质量。这样,花费的时间很多,又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效果不一定好。其实,认字和认人是一个道理。认人,不必记住五官特征、穿着打扮,记个大体轮廓即可,见面次数多了,便认识了。”(摘自崔峦老师《课程改革中的识字写字教学》
  按照人教社课标版本教科书的安排,识字方法的学习了解是从一年级第二册开始安排的。那么强调用识字方法来认记字,在一年级上学期怎么办?为什么要到第二册才安排呢?我猜测,除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原因外,更重要的,第一册学生学习的会写的字100个基本是独体字,根本不需要用到这些识字方法来学习记忆。而到了下学期,会写的字的学习进入到合体字了,根据汉字构字的特点,学习了解一点识字方法,就有助于记忆字形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是那么明确,因此,运用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应该放到会写的字的教学上,而不是会认的字的教学上。解放初期,有的老太婆能看《红楼梦》却不会写字,得益的就是对字的整体模糊记认。现在不少人学习的是简体字,不会写繁体字,但是可以看懂繁体字的文章,也是得益于对字的整体模糊记认。
  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熊编的:在教学中,你是怎样实现会认的字与学生反复见面的?
  用这些识字方法来认记汉字的功效到底有多大,你们有做过什么研究试验吗?说句老实话,本人读小学的时候,就没有什么识字方法的说法的。不过时代不同了,不能用过去的一套说现在。
  黑龙江王山而:
  “引用:
  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1618:40发表
  “心脏病”比“皮肤病”来得妥贴。”
  植物枝叶外表相当于皮肤,叶上起了蚜虫,比成皮肤病(癌)可能贴近些。把叶上起了蚜虫比喻成得了心脏病,这是什么相似?心脏病是致命,但致命的病不至心脏病这一种。
  笑着说:
  今天上来一看,把一堂课讨论成了这个样子,呵呵o(∩_∩)o...,这原本就是一探好课哦。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回复31#的帖子
  就“皮肤病”好还是“心脏病”好(呵呵,两种病都要不得),上午在上课开始几分钟向本班学生作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是王老意见的占了上风,说说理由,和王老说的差不多,这是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说“心脏病”的学生我看思维品质更好,因为他能更深入一层。其实两者比喻皆可,何必要分出哪一个更贴切呢?比喻里有一种就叫“博喻”,熊编这样比喻恰是课堂上的一个精彩之生成点,对生成的东西都是来不及细想的,只要不犯大的错误皆可。课堂艺术无止境,特级上的课也不是十全十美,都被王老挑得体无完肤,况且从没上过课的编辑呢!
  长安古原三百卷生:
  “引用: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1619:02发表
  三百卷生老师认为《棉花姑娘》第二条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用“能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更明确,我认为还是前者更明确,因为目标是给我们老师看的,老师懂得了也就可以了。以前,也就是我...”
  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
  “引用: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1619:02发表
  三百卷生老师认为《棉花姑娘》第二条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用“能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更明确,我认为还是前者更明确,因为目标是给我们老师看的,老师懂得了也就可以了。以前,也就是我...”
  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的起点在于学生自己知道自己学习什么,所以加上这一句正是给学生的。当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和要求时,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通过自己的说,表达出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
  至于小黑板式的目标,那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认定目标,并没有掌握目标教学的实质。
  您说得很好:“目标确应为学生所理解,所能操作。”我设计“能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正是为了使老师明确在教学中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读书讨论。这实际上就是认定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过程。这样的提法指向很明确,并不影响课堂的生成,反而更能引导老师和学生排除不必要生成的干扰。教学中的生成不是有不少与文本内容重点关系不大,甚至远离了文本,而影响和干扰了教学吗?
  您说是这样吗?
  “引用:
  原帖由熊宁宁于2008-4-1621:48发表
  ...
  to三百卷生老师:非常感谢您的意见,关于教学目标“表述”的问题,您已经研究得很专业、很深入了,我在目标的文字表达方面确实没下太大功夫,学习了~~我想“理解课文内容”是“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意思,“理解”这个词可能确实有点深也有点模糊了;“读出语气”其实是想要学生能读出一点儿“越来越着急”的意思就可以了。当然,必须承认,学生是有阅读差异的,有的学生,老师范读一遍,他马上就有语感,能有模有样地读出来,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甚至初中,可能一直读得就是那个样子,而这并不能代表他学得不好。人是各有特点的,要承认差异,允许有些同学达不到这个目标,但也希望更多同学能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读出一点儿语气。其他的我暂时没什么想法,见笑:)”
  不敢说有什么研究,就是有一些兴趣而已。
  你说:“‘理解课文内容’是‘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意思。”我觉得您说得很好,这里用“大体感知”更确切一些,更符合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
  您对学生朗读地认识非常好,特别是这句话:“人是各有特点的,要承认差异,允许有些同学达不到这个目标,但也希望更多同学能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读出一点儿语气”,讲出了教学的实际,很值得我学习和实践。
  谢谢您了!感谢您的再次回复。
  漫步小语:
  这个帖子好热闹!
  有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表述的讨论,有识字教学的讨论,有比喻的合理性的讨论等等.
  学习了!
  seeany:
  此好帖一定要顶!
  各位老师是否可以讨论一下施教者所应具备的教学素养问题,任何法则、规则以及方法如果是一位教学素质不得心法的二把刀老师,所有的创编工作将付之一炬。
  学生是先接受教案还是先对施教者产生好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是不一样的呢?小学生的抵触心理以及鉴别能力,我觉得值得探讨!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方法,也没有最好的教案,只有最好的老师!梅超风的徒弟和孔子的徒弟在一起肯定没话说!
  黑龙江王山而:
  “引用:
  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1710:53发表
  回复31#的帖子就“皮肤病”好还是“心脏病”好(呵呵,两种病都要不得),上午在上课开始几分钟向本班学生作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是王老意见的占了上风,说说理由,和王老说的差不多,这是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说“心脏病”的学生我看思维品质更好,因为他能更深入一层。其实两者比喻皆可,何必要分出哪一个更贴切呢?比喻里有一种就叫“博喻”,熊编这样比喻恰是课堂上的一个精彩之生成点,对生成的东西都是来不及细想的,只要不犯大的错误皆可。课堂艺术无止境,特级上的课也不是十全十美,都被王老挑得体无完肤,况且从没上过课的编辑呢!
  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也许是老朽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原因吧?
  说骡子似驴像马,贴切;因其有四条腿,就说它像四条腿的板凳,就不贴切了,“博喻”也得讲贴切,不能因为沾点边儿就认为“思维品质更好”。
  seeany:
  鸡蛋里的骨头很多呀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引用:
  原帖由seeany于2008-4-1714:33发表
  此好帖一定要顶!
  各位老师是否可以讨论一下施教者所应具备的教学素养问题,任何法则、规则以及方法如果是一位教学素质不得心法的二把刀老师,所有的创编工作将付之一炬。
  学生是先接受教案还是先对施教者产生...”
  先顶一下!是的,没有最好的方法、教案和所谓的精确的目标,只有最好的老师!下午在兄弟中学里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主编李振村先生一个多小时的闲扯后,脑子似洗过一遍,现择其一点谈谈。
  李编辑谈到了对自已影响深远的三位老师,他们分别是小学的徐家文老师,中学的靳荣丰老师和大学的庄维石老师。小学里的徐宗文老师,本是个京剧演员,不知什么原因下放到下面当起小学老师来了。第一堂课面对学生,他面有愧色,自言不会教书,学生乐了,不会教更好,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和玩耍时间。不会教怎办?学生说他们喜欢看小人书,叫徐老师给他们读这些小人书,没想到他那标准的普通话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得下面的小朋友热泪盈眶,他还会一手漂亮的舒同体。小人书读完了,课文也读完了,他就带领学生编故事,说故事,李振村说他从此深爱上语文。中学里的靳荣丰老师多才多艺,文化底蕴深厚,可也是个不大会说的老师,他采取的教学过程十分简单,先自读课文,再讨论提问题,回答问题的是一些好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他才亲自出马,课余有点“不务正业”,教学生吹笛子,拉二胡,和学生一起下下棋,打打球,恢复高考后他所在的班有很多个考上了大学,比县中要多许多。第三个大学里的庄维石老师,古代文学功底相当好,李编辑说他整个人就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上课时一支粉笔从左不停地写到右,从不看什么讲义,嘴巴如涓涓细流,那教室里静得真是鸦雀无声,大家都被他渊博的谈吐迷住了。
  所以这方法、那方法不足取,这目标、那目标也不重要,教材相比教师自身也永远是第二位的,一堂似话剧般出彩的课堂更难以说明什么问题,只有教师自身才是最重要!以李编辑说的一句话自勉:有真正的文化底蕴,无论怎么教都可以!
  seeany:
  恩,有同感!灰尝灰尝同意你的观点。学生学习兴趣的挖掘才是施教的第一重点,如果老师只是教案编配工作的传话筒,教学质量和教学目的是否会有很大的偏差?
  方法和技巧其实五分钟就可以学会,而要得心法并不那么容易。曾设想,是否对教案编辑一套施教教材,教材更应该侧重施教素养的培养,而非技巧、方法之类种种。但这种想法就目前来说很是不现实,但有一点是十分值得讨论的,就是西毒学了黄蓉的九阴真经而走火入魔,而郭靖却得了正法。因为西毒和郭靖的两位老师教的是同一本书,效果就不一样。
  一位优秀施教者的培养是不是也应该纳入到教材设计当中来呢?教材的编写是否更应该全面一些呢?
  教育应该是一个立体面,教材、老师、学生、环境都应该是教材设计编辑考虑的基本点和注重点,每一个环节都是相连的、相扣的。片面的分离开来说教育都是不科学的。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所产生的择校挤破某些校门,教育贿赂风行、教育门槛的加高加码等等不正常现状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教育体制不健全所面临的问题。责任不归咎于谁,但谁都责任和义务与这种现状做出思维上的改变......
  具体来说择校问题,家长判断思维和学生不一样,但基本上不外乎不是这个学校所用的教材有多好,而是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校老师的优与劣。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施教者的个人素养问题就尤其重要。
  培养一个有教学魅力的老师非一日之功,但如果编排教案的最后要亲自教学,这能说明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教案无问题,老师无用?还是想树立教学样板?其结果未必是最好的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果教材的编写方法得当了,设计合理了,层次上来了,老师会教了,可学生就一定会学吗?会,肯定会。但兴趣就未必那么浓厚,学习的目的未必会那么鲜明了。
  中国教育思维应该更注重以人为本了!个人拙见。(我曾经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希望在这里能找到我曾经的兴趣。)
  黑龙江王山而:
  我们是在讨论植物得了蚜虫病好像人类得了什么病的比喻更恰当。鸡蛋里没有骨头,再善于挑骨头的人也是挑不出来的。我赞同以上二位关于激发“兴趣”的观点,顺便点评一下熊编辑“激发兴趣”这个环节——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我们马上来猜谜语,知道答案的同学先不要说出来,举手示意就可以,留给其他同学思考的时间。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让学生有兴趣。开篇就激趣,好!】
  师:(出示谜语)“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大家越爱它。”
  【点评:谜语本身合辙押韵,上口易记。】
  生:是蒲公英。
  师:想一想,冬天会有蒲公英吗?
  【点评:“蒲公英”合乎“地上开白花”,且能飞入空中,与“像云不是云”相近,应该肯定学生思维的合理之处,再指出不合“越冷大家越爱它”。如果此处引导得好,另一学生不会再说“是雪花”。】
  生:是雪花。
  师:我们来看谜语的第三句——“像雪不是雪”,所以它不是雪花。
  【点评:上面没能及时引导,才出现错误答案。既然出现了,应该让学生们判断错在什么地方。其实这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时机。思维有误,与审题不细有关:明明告诉“不是雪”却猜雪。学生把四句话都想想,也就不会说“是玫瑰花”了。看来此时延长点时间,下面也能省时间。】
  生:是玫瑰花。
  师:越冷我们大家越爱白色的玫瑰花吗?有点与众不同。老师再给三秒钟,看谁能猜出来。
  生:是棉花糖。
  师:看来你冬天很喜欢吃棉花糖。这个答案有点接近了,不过它不是一种食品。再想一想,我们怕冷的时候,身上穿的衣服很多就是它做,它是什么呢?
  生:是棉花。
  【点评:学生思维上路了。关键是教者点拨得法。】
  2.简介棉花,引入课题。
  师:(出示棉花图片)第一张是棉花成熟时的样子,第二张是棉花的花盛开时的样子,第三张是棉花的花快要结果时候的样子。好看吗?
  生:好看!
  【点评:实物照片,好!但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是从小到老?是从老到小?还是信手拈来?】
  师:棉花是一种农作物,可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板书课题“棉花姑娘”)。老师没标拼音,谁能叫出她的名字?
  生:(两位同学读课题)。
  【点评:两生读得对不对、准不准?如果读准了,顺势而下,让学生悟出轻声,岂不更好!】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第30课《棉花姑娘》。
  师:提示读音:“花”我们平时读一声,比如“花园”“花朵”,但在“棉花”这个词里读轻声。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师:“姑娘”这两个字都是这一课要认的字,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都是女字旁。
  师: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的。
  生:“姑”是女字旁加一个“古”,“娘”是女字旁加“良”。
  【点评:渗透形声知识,好!】
  师: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所以姑娘就是女孩子的意思。我们班就有好多小姑娘,对吗?
  生:对。
  【点评:多余的话。】
  师:“娘”本来读二声,但在“姑娘”这个词里面读轻声。(板书注音)齐读课题。
  【点评:如果前面已顺势而做,这话也就可省了。】
  【总评:这个环节挺好,好处已如上述。我想的是:学习兴趣激发起来没有?若是我还要让学生思考:棉花就是棉花,为什么叫“棉花姑娘”?这一石可能激起千重浪,可能学生兴趣会更浓些。既然激趣,就应该想想兴趣“激”起来没有。】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关于鸡蛋里挑骨头的思考
  鸡蛋里能不能挑出骨头来,答案是否定的,但有人却乐此不疲,还真挑出了一大堆又硬又冷又难咀嚼的骨头,反正网络是虚拟的,没有面对面挑的尴尬,因此少了几分拘束。但在现实教研中我认为还是少挑为好,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教研课,每所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少则几星期一次,多则每星期来几次,校内不研的也有外出听课研的机会。评课时执教者是虚心倾听大家的意见,评课者也大都先扬后抑,提出的意见也大都实事求是,委婉含蓄,这样大家脸上都好过。若一味将已之见评击教者之见,则正好比鸡蛋里挑骨头,也会无中生有挑出若干块的。你的理由或许是充足的,但人家也有人家这样上的理由,只要人家认为合理,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无伤课堂大雅,我们还有什么可指责的。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是话剧、影视表演,要预先设计好精美的台词,并排练几遍。这里要多花点时间,那里需要重复一下,这正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真实课堂的写照,有几个老师说我把预设的目标都十分合理地安排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可能这个地方多费点时间,那个地方就少了,学生也不是整堂课都聚精会神在听你老师的调派,重复说一说就很有必要,况且年龄越小,短时记忆能力越弱,很容易健忘,听你老师一遍都会了,那我们老师的日子可真赛过神仙......
  唠叨了几句,为自已有时也挑别人的骨头而甚感不安。被挑者慨然面对者有之,有如熊宁宁编辑,大多会以骨还骨,碰得咯吱作响。这就是今天我对有关鸡蛋里挑骨头的一点不成熟思考。另最后发出一点感叹:谁被挑的骨头多,谁越有价值!
  唐吉坷德:
  回复41#的帖子
  王老,孩子说“心脏病”正是反映了学生当时的认知,熊编也只是就“致命”这一点同意学生的回答,也没有说这个“心脏病”的比喻是否恰当,这样的处理是极其得当的:尊重了学生又在实际中让学生知道答案不正确。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为什么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回答。看了实录,观了视频,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进入“理解中读好文”这个环节,熊编用了两个问题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只是可惜,学生操作后的教师检查指导不是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了。不过是可以谅解的,毕竟不是以研究教学为主。)这两个问题提纲挈领,设计恰当。可惜的是,只是提出学习要求,欠缺明确操作方法和要求。假如能设计成这样: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用三角符号点出来。那么“心脏病”就应该不会犯了。
  观课感受
  今天有空,观看了熊宁宁编辑的课例,感触很多,略谈一二。
  1、是一节真正的常态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努力实现教学规范转型,让教师和学生分别成为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课堂教学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环节。这个观点在课例中体现的十分鲜明。
  3、对每个学生的发言汇报都及时做出反应,或引导或肯定或指出不足,不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而且构成完整的教学周期,符合教学原理要求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学。
  黑龙江王山而:
  “引用:
  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1812:10发表
  关于鸡蛋里挑骨头的思考
  ……
  最后发出一点感叹:谁被挑的骨头多,谁越有价值!”
  一般来说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样。即使是虚拟的网络,说点真话也难啊!
  思绪如飞:
  为熊老师勇于尝试教学叫好!这应是一堂比较真实的常态课。看到老师们的发言感觉很中肯,毕竟第一线老师最有发言权。
  霸王自刎之地杏花江南:
  如果人教社编辑们都能像熊编辑这样亲自执教一两节课,深知实践之甘苦,那么编辑的教材必定受到师生更多的欢迎
  另外,我觉得熊编辑的课上出这样的效果,很不简单了,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学习,而不是苛求,谁敢说自己的课完美无瑕?西施还有心脏病,貂蝉还有狐臭呢
  唐吉坷德:
  回复52#的帖子
  这样,您会进步吗?这也不是小语、熊编辑贴出课例的宗旨吧?
  紫叶柳:
  回复53#的帖子
  鸡蛋里挑骨头,恐怕也不是正确的评课标准吧?谁敢保证自己上,一定比熊编更出色?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回复53#的帖子
  无自知之明,我只能说你人如网名,得罪了。
  565513122:
  我们平时的课堂就是这样的。评价一堂课应该从教学效果来看,不应该从一些小瑕疵来说事。
  唐吉坷德:
  回复54#的帖子
  鸡蛋里面挑骨头,当然是不对的。
  是否鸡蛋里面挑骨头,看看帖子就知道了。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语文的课程改革走得更好,更顺畅。相信这也是你、我以及小语、熊编的共同目标。
  回复55#的帖子
  知道“得罪了”,还发这样的帖子,不就是想告诉别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回复58#的帖子
  那不客套了,去掉“得罪了”三字,真是个“唐吉坷德”,是你自已出的,冤不得别人。
  月色无语:
  喜欢这样的研讨氛围。坚持方向勿偏离啊!
  霸王自刎之地杏花江南:
  构建和谐论坛,坚持学术批评
  漫步小语:
  能"挑刺"也是一种水平.
  黑龙江王山而:
  “兼听则明”。只有一种声音绝不是真正意义的讨论。
  说“好”也要说出好在哪里,不然不是盲从,就是“阿谀奉承”,那结果更可怕;当然“挑刺”更必须说出个一二三来,否则不是忌妒就是有意诽谤。盲目喝彩或盲目喝倒彩,都不是讨论问题的好态度。
  唐吉坷德:
  请看人教网的资料
  以下资料,引自“教材答疑”栏目中的二年级教材答疑。
  《二年级教学要求与一年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小语室)2007、8、3
  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以识字、写字为主,文章的作用一是识字的文本,二是熏陶与体会阅读的乐趣。
  《二类字需要教结构吗》(二年级教材答疑)2007、8、3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核心是准确把握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把握不准,如果是把要求认识的字当成要求会写的字去教,提高要求认识的字的教学要求,不仅加重课业负担,疲于奔命,而且造成“认”“写”相互掣肘,必然导致该认的不巩固、该写的写不好的结果。
  实验区的老师在思想上要十分明确: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也还认识,没有其他要求;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大体了解意思,并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指导学生认识要认的字时,自觉不自觉地让学生分析、识记字形,在这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时间,结果呢,认字的巩固率并不理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严格按课标关于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把时间、精力以及教法的改革用在刀刃上。
  (引用者注:“二类字”的称谓,如果按照课程标准,应该是“会认读的字”)
  回复23#的帖子
  呵呵,可能是没有回复23楼第一缕曙光的帖子,才遭致“得罪了”之话。因此,在此说明一下为什么不回复的原因。
  第一缕曙光的23楼帖子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不同意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观点和教学理念,而不是谈熊宁宁编辑的这个课了;而且第一缕曙光对我们自己老祖宗的“认写分开”,好像是一点都不了解,如果要解释,又是一个长篇了。为了这个帖子的主题不偏离,所以就没有回复第一缕曙光23楼的观点。
  聂在富:
  “引用:
  原帖由小语于2008-4-1414:39发表
  呼唤真实的语文课堂——《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熊宁宁
  作为一名教材编辑,上课的机会不多,因此,得到这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我既紧张又兴奋。短短40分钟下来,虽然不如真正的教师那样专业、娴熟...”
  为熊宁宁编辑上课叫好
  熊宁宁作为一名年轻的教材编辑亲自去上上课,体验体验,很有意义,这种科学、务实的精神值得赞扬。
  这堂课上得成功,朴实,扎实,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我初步阅读教学实录后,对以下三点印象深刻:
  一、结合语境分散识字,在识字中注意培养识字能力,并融入相关自然知识的教学。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教师精心设计了识字教学的课堂练习,着重辨别同音形近字“斑”和“班”字,这一教学环节进行得很扎实,请看——
  师:斑点的“斑”,它和我们见过的哪个字有点像?
  生:班级的“班”。
  师:真好,你们都会连着词说字了。谁来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生:斑点的“斑”中间是个“文”字,班级的“班”中间是一点一撇。
  师:老师给大家出个填空题目。
  斑
  班
  一年级七(
  )的同学去动物园看(
  )马。
  生:第一个空填班级的“班”,第二个空填斑点的“斑”。
  生:(齐读句子)。
  二、理解课文内容与说话训练结合。在学生熟读课文、已经比较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近似复述的形式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做,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又是教学活动的递进。
  三、我很赞同熊宁宁老师对课堂生成资源利用的观点。对那些与预设不一致的发言,如果利用得好,同样是可贵的生成资源,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往往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漫步小语:
  1.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我们马上来猜谜语,知道答案的同学先不要说出来,举手示意就可以,留给其他同学思考的时间。
  师:(出示谜语)“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大家越爱它。”
  生:是蒲公英。
  师:想一想,冬天会有蒲公英吗?
  生:是雪花。
  师:我们来看谜语的第三句——“像雪不是雪”,所以它不是雪花。
  生:是玫瑰花。
  师:越冷我们大家越爱白色的玫瑰花吗?有点与众不同。老师再给三秒钟,看谁能猜出来。
  生:是棉花糖。
  师:看来你冬天很喜欢吃棉花糖。这个答案有点接近了,不过它不是一种食品。再想一想,我们怕冷的时候,身上穿的衣服很多就是它做,它是什么呢?
  建议:从这一教学环节看,学生事先是不知道这节课是学习<棉花姑娘>一课的.
  若学生事先知道学习这一课,就不会说出蒲公英、雪花、玫瑰花、棉花糖的谜底。
  当然学生事先知道学习这一课,也没有必要进行猜谜的教学环节。可直接板书棉花一词,认读(主要是轻声的朗读指导)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棉花感性知识,然后出示棉花的生长过程图片(有视频更好)师作简要介绍。再在棉花一词后面板书姑娘,分析字形,进行轻声的朗读指导,最后齐读课题,让学生明白此文是把棉花当作人来写。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您说得很对!当以这样的态度来评课。
  程嗣武:
  这堂课的简单、朴实、有效,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向熊老师致敬。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回复65#的帖子
  没有这个原因对你不敬了几句,你是想不到的。我受不了你那种尖刻的语气,自以为是的态度,也不想一想,你现在教的书是谁编辑的?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一个教材的编辑,那以后怎么对待她编的书?学生不亲师会厌恶学习,假若我们教师对教材、对教材的编辑都抱着一种挑剔、厌恶的态度,那你怎么能把书教好呢?有的人退休了,闷得慌,以鸡蛋里挑骨头为乐事,消遣消遣,我们怎么可以呢?人家只是一种新的尝试,试图以教来促编,怎可以拿特级教师上课的标准来苛求人家?有勇气也请你发一篇你以为最满意的课堂实录上来,看看有多少斤两?
  黑龙江王山而:
  “引用:
  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2014:44发表
  ……也不想一想,你现在教的书是谁编辑的?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一个教材的编辑,那以后怎么对待她编的书?学生不亲师会厌恶学习,假若我们教师对教材、对教材的编辑都抱着一种挑剔、厌恶的态度,那你怎么能把书教好呢?有的人退休了,闷得慌,以鸡蛋里挑骨头为乐事,消遣消遣,我们怎么可以呢?……”“引用:
  原帖由王山而于2008-4-2004:37发表
  “兼听则明”。只有一种声音绝不是真正意义的讨论。
  说“好”也要说出好在哪里,不然不是盲从,就是“阿谀奉承”,那结果更可怕;当然“挑刺”更必须说出个一二三来,否则不是忌妒就是有意诽谤。盲目喝彩或盲目喝倒彩,都不是讨论问题的好态度。”“引用:
  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1618:24发表
  ……对唐吉坷德这样评论,本人不敢苟同,目标没有偏差,传递的也不是一个错误的信息,相反是正确的信息。连教材编辑在上课时都难免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说明课程标准有问题,因为课程标准都是一些不上课的专家研制出来的,是否具有实际的普适性还是个问题。“认写合一”比“认写分离”更符合教学的实际,会认了,也知道怎么记住这个字了,并懂得初步的意思,写一写巩固也就顺理成章的事,古时私塾的小朋友学那么难懂的文言,那么难写的毛笔繁体都能胜任,我们现在的学生每课学那么几个生字就负担很重了?说实话,要是提早学习,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完全能学写很多汉字,况且小学生乎?
  ...”
  回头重读此帖,看出跟帖者之用心:既巧地批评教材编辑在上课时“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指责了语文教育专家脱离实际。这可比鸡蛋里挑骨头还严重啊!
  唐吉坷德:
  回复70#的帖子
  作为编辑,到一线上课,探究编、教的问题,努力实现编教合一的理想角色,很令人敬佩。所以,我在5楼就肯定了熊宁宁编辑这种追求理想的精神。但是,当这个课贴上网上,它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就不只是熊编辑自己的探索研究了,就一定会成为很多教师学习模仿的例子了。因此,就很有必要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如果指出不足或谈自己不同的意见就是对编辑的不敬,那未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故意在人教论坛上制造不和谐。本来对这个课的看法,我是想通过短消息发给小语和熊编辑的,但既然有人是这么认为,那就干脆发到网上,让网友们一起思考吧。
  为了谈得好一些,想先摘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第四部分“教学理念与策略”中的“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中的几段话(下面用序号表示,是原文摘录,括号注明的是该书的页数):
  1、但是,迄今为止,我们仍然可以见到不少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现象,试举三例说明。
  其一,“借班上课”。A校一名特级教师在B小学一间他完全陌生的教室,面对完全陌生的一个个脸庞,居然从容不迫、有板有眼的展开他的“作文教学”。整个授业以师生之间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亦且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线路推进。在场的听课老师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教师拿娴熟的教学技巧的表演。课毕,赢得了一片掌声。
  ……(第205页—第206页)
  2、上面的考察事实上涉及两个方面的课题:一是传统教学沟通的弊端问题,二是教学沟通的革新问题。
  教学沟通的形式是制度化了的形势。……许多形式走向了绝对化,因此造成了教学沟通形式上的诸多问题:
  ……
  第二,问答“仪式”。教师接连地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教师指名,学生短促地回答,教师补充讲解,下一个提问的设定……这种仪式是典型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
  ……(第217页)
  3、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因此我们的考察必须从教与学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出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这样来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即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换言之,把学生作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同学生的沟通和活动展开指导。当教师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进行指导时,这时的教学才称得上是教师主导的教学。……(第219页)
  我在48楼说到,熊宁宁编辑的这个课,努力实现教学规范的转型,即实践以上摘录的《解读》的第3点。熊宁宁编辑在导入以后,组织了两个大的学习环节:一是,读文,学习会认读的字;二是,读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每个教学环节,都提供时空给学生自己学习,从而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自己也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巡堂进行指导,并在全班交流汇报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或给与指导或进行讲授,从而实现了教师的主导教学。而这样的操作,在网上是第一次见到,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为什么又让人感觉到熊宁宁编辑的课有以上《解读》摘录的第1、2点说到的现象呢?除了教学环节层次安排上有问题外,还因为:进入到新授过程的两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意图,由于教师布置有问题,学生是不清楚不了解。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是进入新授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意图。但是,教师是这样布置自己的教学意图的:“棉花姑娘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大家翻开教材137页,自由地读读课文。老师有两个提示:第一,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第二,用铅笔标出自然段序号。(生自由读课文)。”这番话,是想希望学生了解棉花姑娘发生的事情呢,还是让学生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从教学实际看都不是。因为接下来是反馈学生学习“会认读的字”的情况和朗读课文的情况。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意图,学生是不知道的。这是因为:1、“不认识的字”不等于要求“会认读的字”;2、“多读几遍”只是自学解决读音,没有要求自学认记字形,了解字义。3、给自然段标序号的教学意义是什么?即学生通过这样的操作,要学习什么?学生是不知道的。而且,标上序号是解决不了“读通句子”的。4、学习朗读课文,有这么几个层次:读准课文——不添字、不漏字,能读准句子中的停顿,不读破长句子——有感情朗读课文。该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达到哪一个层次,没有布置。
  再看第二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第二个环节的教学意图是:读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并进行一些语文知识能力的学习训练。但是,教师是这样布置自己的教学意图的:“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这两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属于整体感知课文的问题。熊编在反馈了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情况后,接下来提到的问题,都与这两个问题无关。这些问题是:“前面三位动物医生为什么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这三位医生都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棉花姑娘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还有什么?”“很奇怪:为什么它们都治不好我的病呢?”“棉花姑娘的心里真是一次比一次更着急。她对这几位动物医生都说了一句什么话?”而这些问题学生是没有时空进行学习,要不断接续回答的。
  教学环节学习要求的布置,与接续下来的反馈指导,在教学内容上的不一致,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已经把它作为正确的东西执行了。因此,熊编辑在实现教学规范转型的努力中,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就不奇怪了。《解读》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章节中,谈到教师的“教”是否是真正意义的“教”时,说到了“教”的逻辑必要条件有三个方面,其中两个是:“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第223页—224页)还有,“反馈指导”如果与“学习要求”不一致,不但“反馈指导”失去了教学上的意义,而且“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回复73#的帖子
  王老,没有必要为这样的人费神,当他是什么就是了。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回复73#的帖子
  王老第一点讲错了,第二点是讲对了,我是不迷信专家的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专家的理念是先进,但得讲求实际,假若这些先进的东西无法去实行,还不是一纸空文?我这是在挑真骨头,有什么不好?
  回复75#的帖子
  但愿我们教师不要成为“唐吉坷德”似的人物,否则是民族之不幸,学生之悲哀。
  著名长篇小说《唐·吉诃德》(1602~1615)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柯德·德·拉·曼却》共2卷,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唐.吉柯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札作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宫廷到荒野遍布全国。揭露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小说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吉柯德和既求实胆小又聪明公正的农民桑丘这两个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朴实无华的生活真实,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本书堪称经典,但是最好不要带着那么严肃的眼光去看,因为这本书在出版后一大段时间内属于地摊读物,他的价值也曾被认为仅仅是“逗笑”(塞万提斯不学无术,不过倒是个才子,他是西班牙最逗笑的作家—当时人语),不管曾经遭过什么评价,这本书确实很逗笑,我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都忍不住想笑。这本书言语轻松活泼,似乎每一句话都是信手拈来而又很贴切,但不是那么精确,甚至情节的前后衔接都很随便,以至于出现不少漏洞,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个书的吸引力,这本书有一种来自民间的活力,如果你和一堆淳朴的乡下人扎堆开玩笑,就能感受到这种暖和的,自然的活力来。
  作者塞万提斯正是这种社会低层的角色,他是个伤残的军士,被俘当过奴隶,其间带领弟兄们几回逃跑,都被抓回来。被人赎回来之后,一贫如洗,写作也没有让他脱贫,还因为无妄之灾坐了几回牢…….最后得水肿病死了。死后,人们也不知他的确切葬处。
  唐吉柯德,一个乡下绅士,读骑士小说入了迷,一心想要把书中骑士的种种行为付诸现实,他以利相诱,居然说动了邻居桑丘去作他的奴仆,这样,一个疯子和一个傻子,就开始了这部“伟大的信使”。
  在历险中,和别人交谈,只要不涉及骑士道,唐吉柯德头脑清晰,见识高明,他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堪称骑士典范,他一心追求正义,和想象中的敌人“作战”毫不畏惧,连命都不要,他坚信自己应该扶助弱小,但事实上,他往往给别人添乱。他捍卫纯洁忠贞,痴心不悔地坚守着自以为是的爱情,而他所谓的“情人”是个粗壮的村姑,压根不认识他。他在想象的世界里生活,历尽挫折而不后悔,认为这只不过是“魔术家捣的鬼”,还不断给桑丘打气---骑士总是要历尽各种艰险,才能成就丰功伟绩的。
  而桑丘呢?他是个只看见眼前利益只顾自己的农民,因为唐吉柯德许给他种种好处,他才跟着去当奴仆的,他满足于口腹的享受,对唐吉柯德的各种奇思异想不断戳穿,对他的清苦生活满腹牢骚。“天上飞的老鹰,比不上地上跑的母鸡。”他凭常识判断处理问题,总督居然当的不错,当然,后来他觉得累,不愿当了。
  主仆二人的历险,略似《西游记》当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历险,只是前者是现实世界为背景的荒谬,而后者是以神话世界为背景的奋斗。这另人想起信仰的问题,信仰是遥远的,如远方的灯火。而眼前的世界,局限于经验,是感性的,浅薄的而或许是“正常的”,桑丘就是一个没有理性,光知道享受的傻子,主仆二人看似矛盾,实际却不可分割。堂吉柯德的理想固然可笑,可是谁又能笑话他呢?如果一个人有点使自己激动的理想和信念,是不是比唐吉柯德的游侠梦更加真实,更加高明一些呢?如果不是,想做桑丘,满足于眼前的快乐,又有谁甘心这样呢?
  简单来说,拿当时的一个笑话来结尾吧.
  西班牙当时的国王在王宫阳台上看到一个学生一边看书,一边狂笑,就断定这个学生一定在看《唐吉柯德》,否则就是个疯子。果然,那家伙就是在看《唐吉柯德》。
  作者和他笔下的唐吉柯德一样,是一个悲剧人物.
  回复74#的帖子
  唐.吉柯德,一个乡下绅士,读骑士小说入了迷,一心想要把书中骑士的种种行为付诸现实,而我们这位引经据典的“唐吉坷德”也得了类似的“新课程理念综合症”,令人感到惋惜。
  上星期四我听了上海《小学语文教师》资深编辑李振村教授说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某中学老师在课堂上面对一调皮捣蛋且成绩不好的学生,该学生说老师有教案谁不会上,按常理该遭老师的批评,但这位老师没有动怒,而是把问题抛给了那位学生,说我给你教案来试试吧,那位学生当时一愣,但骑虎难下,老师也给了他一个星期的准备,第二个星期他居然站到了讲台上,虽说下面有几个哥们为他捧场,但半堂下来已是汗涔涔了,最后只得半途放弃,他从中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不易,从此以后态度大变,学业步步长进。就是这么一个成功转化后进生的例子,在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各种培训中,他“突然”意识到自已的这个例子不符合新课程的种种理念,他把它写成一篇长文进行反思,竟受到了华东师大专家的高度肯定(制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组长就来自华师大),说这种“案例+反思”就等于“教师专业发展”。李教授说这是得了典型的“新课程理念综合症”,把本来正确的东西反而弄糊涂了。
  反观我们的这位“唐吉坷德”老师,也是得了不轻的类似症状,以新课程培训书本的条条框框来对照鲜活的课堂教学,把本效果不错的教学手段说得面目全非。老师们,警惕啊,这培训,那培训,小心得了和这位”唐吉坷德“类似的”新课程理念综合症“!
  黑龙江王山而:
  “引用:
  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2019:26发表
  王老第一点讲错了,第二点是讲对了,我是不迷信专家的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专家的理念是先进,但得讲求实际,假若这些先进的东西无法去实行,还不是一纸空文?我这是在挑真骨头,有什么不好?”
  第一点也讲对了。熊编辑“对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了几点新的思考”一共四点,哪一点也没有涉及新课标的不当之处,那么她“偏离”了什么?
  挑真骨头也好,挑假骨头也罢,总之都是在挑骨头。即使讨论比喻是否恰当也是挑骨头,那么两位挑骨头者也只是五十步和百步之差,何必“笑”!
  “引用:
  原帖由唐吉坷德于2008-4-2016:35发表
  ……
  3、给自然段标序号的教学意义是什么?即学生通过这样的操作,要学习什么?学生是不知道的。而且,标上序号是解决不了“读通句子”的。...”
  可能标自然段是为了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时便于对话。
  这里布置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后面不见教师检查学生标得准确不准确。一年级学生用什么方式标的序号也不清楚。
  笑着说:
  我蛮奇怪,说实话,要是我的老师能够这样上课,我非常欣赏了,我真的没有看出这堂课有什么不好。
  包头土右旗党三尧石皇冠:
  教材编辑上课,
  我十二分欢迎。
  不管课上得如何,
  这种精神就了不得。
  我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凡是参与教材编写、审查的专家、老师,
  凡是参与课标编制、修订的专家、老师,
  凡是参与教学参考书编写的专家、老师,
  都到第一线下水试试。
  即使上课不成功也无所谓。
  这样,课改的步伐就会迈得更稳,更快,
  问题就会及早发现,
  规律也会及早阐明。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石版主说得很有道理!我想假若有一天我们下岗了,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工作,刚开始什么也不熟悉,人家对我们挑鼻子、瞪眼睛,心情会如何?我们常说要换位思考,有的人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seeany:
  时代在变,就怕人不变
  黑龙江王山而:
  “引用:
  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2114:52发表
  石版主说得很有道理!我想假若有一天我们下岗了,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工作,刚开始什么也不熟悉,人家对我们挑鼻子、瞪眼睛,心情会如何?我们常说要换位思考,有的人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前若干年,教材编辑袁微子先生亲自执教《在仙台》,那不是因为他老人家“下岗”了,而是为了给小语教师们作示范;现在熊编辑亲自执教《棉花姑娘》,也是一种示范。既然希望大家讨论,就应该让人家畅所欲言。稍遇不合已见,就说此类话,各位觉得这是支持讨论吗?
  石版主建议编辑、专家都亲自上一上课,那是不可能的;作家们小说写得好,讲故事未必都比刘兰芳强;教练不一定都比他的徒弟强——尽管他们曾经有过辉煌。
  语文课一般人都有能上,新课标并不是一般人都有资格参加研制的;尽管你没有资格参加制定新课标,但我尊重你给新课标提意见的权力,我并不认为你提意见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谁叫什么网名是否合适,纯粹与主题无关。为了不偏离主题,还是回到讨论这堂课上来吧!表扬的意思好,批评建议照样可贵,只有这样讨论才能深入下去;否则,“一面倒”只能让这次讨论尽快灭火。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这堂课实在没有再深入讨论的必要,因为挑骨头者还在。这是两人挑骨头的典型例子,没时间无谓争辩下去,俺老孙要上课去也......
  漫步小语:
  熊编怎么不参与讨论交流啊?
  踏月而来:
  把整个帖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第一线曙光”为什么要挑起与评课无关的争端。我觉得唐吉坷德老师说的有道理,而且是有理有据,而且在面对别人不礼貌的挑衅时,始终不温不火。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些老师们该有的品质吗?相反,有的老师不仅出言不逊,反而对别人取的网名也一再耻笑,这样的做法让人简直看不下去。
  熊编的这堂课有精彩的地方,当然也有我们需要探讨的地方,我们一起交流讨论总比一味的叫好有意义多了吧!又何必扯到“假若有一天我们下岗了,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工作,刚开始什么也不熟悉,人家对我们挑鼻子、瞪眼睛,心情会如何?我们常说要换位思考,有的人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样无聊的话题上去呢?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您批评得完全正确,确不该对网名进行讥笑,说老同志“站着说话不腰疼”,权当作一场文字游戏吧。
  包头土右旗党三尧石皇冠:
  昨天我校停电。
  一整天无法浏览论坛。
  今早看到有几张帖子言语风格和论坛不协调。
  希望自己修改。
  聂在富:
  “引用:
  原帖由第一缕曙光于2008-4-2322:58发表
  您批评得完全正确,确不该对网名进行讥笑,说老同志“站着说话不腰疼”,权当作一场文字游戏吧。”
  能接受大家的批评值得赞扬!
  说老同志“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文字游戏”可玩不得!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引用:
  原帖由漫步小语于2008-4-2211:51发表
  熊编怎么不参与讨论交流啊?”
  这样争争吵吵,人家是不会再下水和我们交流的。教材编辑难得亲自去上课,一是为了检验一下所编教材的现实适应性,二是把编辑的编书意图在课堂上真切地反馈给我们老师。我们对她的课上得如何只能点到为止,难道非要把她说得一无是处就高兴了?讨论的话题若是转到有关教科书的问题,我想编辑们还是欢迎的。
  昨日去路桥(靠近温岭,属台州市区,半个小时车程)新华书店转了一下,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五年级下册的教科书,是人教版的实验教科书,因为我现在就教五年级,教科书是浙教版的,只有七个单元,下星期就上第六单元了,离学期结束还有一半时间,所以我想补充点内容教,那人教版的新教材就成为我的首选,因为我所教的是老教材的最后一批学生,他们明年下半年就要升入中学,在小学是没有机会再读实验教科书的,而中学却是实验教科书,这里存在一个衔接的问题,听下面的老师说,人教版的新教材比浙教版的深,学习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有点费劲。我认为越深越好,不然他们一读就会,那还要我们老师干啥?
  今天只看了封面和目录等前面几页,那先说两句吧。封面图画选自第1课《草原》,和文中的插图一模一样,浙教版的封面也选自课文,是11课《小音乐家杨科》,不过同是拉小提琴的画面,但和文中的造型不一样。我认为封面图画不应选自课文,这样显得有点重复,更不应把外国小朋友的形象置于封面,因为学习的都是中国人。(呵呵,我也开始对教材挑骨头了。)
  浙教版正式课文之前共有四页目录,有页码数字,而人教版目录带其它共有六页,不过没有标出页码数字,这个无所谓。第1页也有一幅插图,是第9课《儿童诗两首》中的一个胖墩墩、扎着两根羊角辫的小女孩,上面有两行字:五年级——班,姓名————,以前的教科书好像从来没有给学生留名的地方,这样设计很好,使学生对课本有了一种归属感:瞧,我的大名落在首页,这本书就是俺的。第二页写明是哪家出版社出版,哪家书店发行,以及哪一年哪一月第几版,第几次印刷,字数和书价等等,这个浙教版是放在封底的。第三页就很有讲究了,主编、副主编及编写人员浙教版是和其它连在封底的,这里有个问题,封底很容易弄脏,也容易磨损,那这些教材的编写者可能要“牺牲”几个了,现在人教版的编辑则很会“保护”自已,把大名置于第三页,我把他们的大名都打出来,看大家知道几个。
  学科编委会主任:韩绍祥吕达
  本册主编:崔峦蒯福棣
  副主编:陈先云孟令全
  编写人员:郑宇崔峦徐轶张德平
  李云龙王贺玲施茂枝洪春幸
  郭根福冯发柱蒯福棣陈先云
  孟令全张立霞熊宁宁王林
  周国华蔡玉琴刘芬
  插图作者:杨荟铼郜欣周申王巍等
  责任编辑:郑宇崔峦
  封面设计:林荣桓
  刘芬是不是就是楼主“小语”啊?估计蒯、棣、轶、铼、桓等几个字要难倒一部分学生,所以未学正式课文前应让学生去读读上面的名字,我的理念是凡是教科书上的字学生都要会认、会写。
  目录编排人教版和浙教版也大不相同。首先浙教版是按“单元”划分课分的,人教版是按“组”划分的,前者只有七个单元,后者有八组,课文前者共有26课,后者共有36课,显然后者更合理,到了五年级了,是应增加阅读容量。我对照了一下,发现相同课文的只有《草船借箭》《再见了,亲人》《晏子使楚》三课。作文编排基本相同,每单元(每组)都有一篇习作,浙教版的“听说训练”隔一单元进行一次,而人教版的每组都要进行“口语交际”,有的和习作紧密相连,在说的基础上习作,这样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浙教版每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练习”,而人教版则是“回顾.拓展”,后者形式更丰富,更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生字表”两者都统一放在最后,“词语表”浙教版是放在最后,而人教版则放在每组课文后,称之为“词语盘点”,分成“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类,我不明白为何要这么分,把它们都记住岂不更好?
  今天先侃到这里,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今日在某一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江姐唯一的儿子及孙子的有关情况,顺带还了解了其它的一些情况,有点吃惊,不过转念之间释然了,由此我想到教过很多遍的课文《江姐》(在浙教版中是放在六年级,不知人教版还有没有这篇课文?)
  我认为《江姐》这篇课文应从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删去,它应成为历史,因为它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理由如下:
  1.那是五、六十年前国内内战的东西,国共双方打得死去活来,死的都是中国人。现在国共双方都在谋求对话,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国民党主席连战不是已和共产党的胡总书记实现历史性的握手了吗?在教科书上还再宣扬那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于国家、民族又有何益?
  2.江姐和鼓咏梧为了革命需要扮成假夫妻从事革命活动,却耐不住诱惑“非法”同居,弄假成真,因为鼓咏梧在老家有妻子和儿子在,感情还好,在这里江姐扮演了第三者的角色,事实上对鼓咏梧的妻子造成了伤害。(呵呵,我都是按当今社会的标准来衡量的,那时可能叫反“封建”吧。)
  3,江姐和鼓咏梧的爱情结晶降生后没多久,形势险恶,江姐托人叫来了老彭的前妻把孩子带走,嘱其好好抚养。不久被捕入狱,开始了不屈的斗争,在临终之际,写下了给儿子的遗书,嘱其好好活着,长大了为新祖国作贡献。国家培养其儿子成才,后来出国留学美国成了博士,可他留恋国外的安逸生活,一去不复返,辜负了其母亲的嘱托,孙子也一样,博士毕业后为他国效力。(可能我无意指责人家的选择,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但他们却不是普通的人家。)
  不知我的另类观点是否妥当,欢迎砸砖。
  


  
  对话四:
  
  qingbin82:
  今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看完了熊老师的教学视频,教学实录和教后自述,也从头到尾"品读"了各位老师的评述,对比自己平时的教学,可以说是"感触颇深"!
  不知不觉中,站在小学语文的讲坛上也有了四个年头,教学中总是充满了迷茫和困惑。就拿现在从事的小学一年级教学来说,总是处理不好几个关系,最明显的就是识字和朗读的时间分配问题了。细看了熊老师的课,突然间发现,看来没必要刻意追求时间比。说得如果不对,请各位老师在见笑的同时给与指正。
  另外,个人认为,熊老师对阅读的指导在课中是不是体现得略微少了点?
  pass:在这个长达5页的帖子中,与之无关的辩论是不是多了点?希望诸位老教师对我们这些新人多点引导,少一些无聊的讨论。谢谢!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回复95#的帖子
  对不起,此贴本人发言最多,这些“无聊的讨论”害得你“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可知今天是你们光荣的节日——“五四”青年节,没有好好休息好,再次向你表示歉意,并补祝你节日快乐,晚上做个好梦!
  本人没有教过一年级,本没有发言权,但还是想再“无聊”几句,一、二年级是识字为主的阶段,朗读相比识字当然后者所占的权重,你说的“熊老师对阅读的指导在课中是不是体现得略微少了点?”正是正确的课堂处理策略。由此问题我想到了十年前的一件往事:一位新分配的幼师毕业生因为工作的需要而改教小学一年级,新教师都有一个见习期,一年之后才转正,进修校不定时下来指导、检查,一次,进修校的一位老师来到了我们学校(不是现在的学校)听第一课时的课,听着,听着,他坐不住了,干脆自已站到讲台上讲课,为何也?原来他发觉老师大半堂课只花了一点点时间教学生学了几个生字后,就匆匆带学生去朗读、分析。他认为这样教绝对不行,所以上去纠正。不知我的这番自认为还不算无聊的话对你有没有帮助?
  qingbin82:
  谢谢指教
  无聊不是指你们对学术上的孜孜追求,是指其中“嘴官司”之处,呵呵~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忙碌了一天之后,上网打打“嘴官司”“无聊”一下也未尝不可,论坛就是论的地方,只是我这人爱为别人打“嘴官司”,所以有时就顾不得他人的心里忍受能力拼命“无聊”一下喽......
  五下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与浙教版老教材的比较(一)
  ——古诗词和儿童诗的比较
  花了一个星期,终于从头至尾看完了人教版的按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五年级下册的实验教科书。作为一名农村来的一线老师,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完全是个人的一点想法(先说明一下,我没有看其它的教师用书或参考书,只看了课本)。总的印象是人教版新书比浙教版老书要好,且好许多,但浙教版也有它自已的特点,毕竟我现在还在教。两者相比较谈,一下子肯定是谈不完的,今天我想先谈一谈古诗词和儿童诗方面的,不妥之处,肯请大家批评指正。
  人教版和浙教版的课文都有古诗词和我儿童诗。人教版课文连同“日积月累”里的内容,共有五首古诗词,其中词一首,浙教版有古诗四首,这册词没有。儿童诗人教版带“阅读链接”里的,共有三首,浙教版里的只有一首。欣喜地发现人教版里还有一篇短小的文言文《杨氏之子》,而浙教版每一册都是没有的。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人教版比浙教版增加了一点古诗词和儿童诗的分量,且把文言文打入了一篇,但我认为,这样的比例还是欠少了点。现在我每天都要抄一点古诗词让学生背,学生背得很快(他们的记忆力确实要超过我们成人)。语文的精华在古代,如不好好继承,我们在国际上就无优势可言。现在全国各地好像兴起了一股读经热,经典诗文的诵读正呈星火燎原之势。我看这是好事,正在读研究生的版主阿远也是非常推崇此方面的,他在《我的学习之旅》这帖中写道:“这一下午的课,我更坚定了到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中去寻找源头,去吸收营养,为今天的语文教学找一条出路......其实,中华民族的思想真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只是看我们这些人怎么去想,怎么去做了。山就在那里,就看你能不能到达了。”所以给学生古典经典的滋润,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涵养的人理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看看现在大大小小的公开课,包括名师、特级上的,一篇很浅显的白话文,被他们搞得相当复杂,情煽得相当“到位”,谁知学生心里和表面的是否存在一致?以至学生的思维不得不在揣摩老师话中的潜台词——后半句到底如何接?否则“表演”不下去啊,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那么“弱智”吗!
  人教版教材毕竟在传统回归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如在每组的“回顾.拓展”中,有很多是我们传统的东西,相对浙教版教材而言,不仅增加了成语、古诗文语句的积累,还有对联知识的普及(此册讲到了回文联、数字联、叠字联、顶针联),歇后语的运用,以及为了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讲了一则成语故事和一则“趣味语文”故事,不可谓不丰富!
  安徽ligu:
  很佩服第一缕曙光老师的治学精神!学习!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谢谢ligu版主的夸奖,实不敢当!其实在瞎吹,不过要是能给大家提供那么一点点有益的思考,就感到很高兴了。请大家允许我再吹两贴吧,得罪之处还望多多海涵!
  五下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与浙教版老教材的比较(二)
  ——四大名著进教材之比较
  浙教版在五下这册只有《草船借箭》一课,而人教版在这册中四大名著齐全,分别为《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还有在选读课文里的《孔明智退司马懿》,共五课。看来浙教版把四大名著分散到高段各册,有六课,不过独缺《红楼梦》,不知人教版其它各册里是否还有四大名著的课文?
  从以上比较可知,两种版本都有一个共识:在小学高段让学生知道一点四大名著情况。但集中安排和分散安排我看没有什么区别,具体到对四大名著适合小学生的问题,还是有所区别的,好像《三国演义》大家都比较推崇,努尔哈赤甚至把它当作兵书来读,里面涉及的内容跟生活、人生都大有关系。《红楼梦》因为是讲爱情的,浙教版的编辑可能认为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全,不适宜引进教材,而人教版则引进了,不过主要不是为了表现爱情,而是学习它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这就够了,在文章导读语中毕竟出现了“爱情”两个字。爱情确实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要是这世界没有了爱情,生活是多么乏味啊!不要以为小学生不懂爱情,其实爱情的种子已在他们心理萌发了,特别是到了高段的女生,发育年龄比以往提早了,例假来了的也不在少数,你说随着发育的逐渐成熟,她们没有性心理活动,没有爱情的萌芽吗?看看她们对明星偶像的喜爱,在书本,甚至在日记本中到处贴的一些东西来看,她们正处在一个迷峦年长异性的时期。有时我在想,要是我们老师能成为他们(她们)的梦中情人也很不错啊,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另外,两种版本里的四大名著选文大都是经过改动的,有大改的,基本按当今白话组织的,如浙教版里的大部分课文,人教版里《草船借箭》,有小改的,如人教版里的《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还有的改动虽比较大,但保留了相当多的古白话,如两种版本都有的《景阳冈》,只有人教版的选读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是按原著一字不差地进入教材的。
  总的来说人教版想尽可能接近原著的风貌,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浙教版无非想降低孩子们阅读的难度,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些,但学生到了高段,形象思维正向抽象思维阶段过渡,阅读能力相比以前应该说有了质的飞跃,四大名著应该说也是一种白话,只不过一些语汇和现在不相同罢了,但文中的很多语言其实跟我们台州方言完全一样,不知其它地方的方言可否在四大名著里找到影子?如《景阳冈》中的“一双筷子”,原著里是“一双箸”,而我们台州人平时就叫它“箸”,另“大虫”“棒撅”等名词倒没改动,我们方言也是这么叫的。所以我说对四大名著进教材应尽量保持原貌,难懂的字词可以注释呀,这样学了之后,对学生课余看原著是真正有帮助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既然四大名著都进入了我们小学的语文课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理应把四大名著通看一遍,但实际情况是不容乐观的,我在本校作过一个小调查,真正全看完的只有本人,其它地方不得而知。
  五下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与浙教版老教材的比较(三)
  ——外国名篇译文之比较
  对于外国名家名篇译作进中上学教材,可能存在一些争议。人教版连同“阅读链接”、选读课文,共有5篇,而浙教版只有1篇。对于《威尼斯的小艇》之译文(浙教版在四下),有老师已在五年级备课室里发了贴子,我也跟了一贴,先把它转过来看一下,等下我再说几句。
  (莫失莫忘老师2008-3-820:39)
  浙教版与人教版《威尼斯的小艇》您认为哪个翻译的更合适?
  《威尼斯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一篇游记,介绍了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素有水上城市之称的威尼斯的独特风情。作者选取这座城市最具代表的交通工具——小艇为题材,向读者描绘了威尼斯的城市风貌。
  其实浙教版教材第七册中也选编这篇文章,可能有的老师还有印象。我仔细地对比阅读了这两篇文章之后,发现个别细小文句的翻译还是略有不同。举一个例子: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浙教版)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人教版)
  我找了一些资料,也看到了陈传敏老师对其发表的看法,他支持的是浙教版的课文,认为其更富有诗意,更适合作为“游记”题材。具体理由如下:
  你看弯弯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的形状,准确生动;而挂在天边的新月虽然也很有情调与诗意,但毕竟给读者制造了一层阅读屏障——这种朦胧美更适合在诗歌中出现。再看“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与“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的不同:“轻快,灵活”中间的停顿很逼真地表现出作者初见小艇时的惊喜——哇,别看它小,行动却如此灵活!而“行动轻快灵活”的翻译则相对过于客观冷静了。再比如把小艇作比喻一处,你读“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的语言节奏就是非常明快的,这也与小艇的特点相吻合;而把小艇比作田沟里的水蛇,虽然是为了写出河道的拥挤,更突出小艇的轻快,但你只要读一读,就能感觉“田沟里”这个词语前缀有点画蛇添足的嫌疑,这样反而削弱了小艇的特点。
  各位老师,您认为如何?
  (离人泪老师2008-3-821:29)
  个人觉得浙教版比较好,比较诗意
  (耳东陈394老师2008-3-909:21)
  我认为“田沟里的水蛇”不但突出小艇的行动,更重要是“田沟”能说明威尼斯的河道狭窄,纵横交错。
  (锁雾庐山老师2008-3-1020:14)
  浙教版好,简洁又生动。
  (第一缕曙光老师2008-5-818:40)
  先不说谁好谁不好,只是感觉教了好几遍浙教版的《威尼斯的小艇》,初见人教版的《威尼斯的小艇》,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除了楼主说的地方外,还有两处我也把它摘出来,看谁译得更流畅,更符合原著?
  人教版: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浙教版: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拉开窗帘,望望来往的船只,还有桥梁,怪有意思的。
  人教版: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浙教版:我们看见商人夹了一大包货物,走下小艇,匆匆地去做生意。年轻的妇女坐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小孩子也坐在小艇里,由保姆伴着,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雇了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有说不完的情趣”是不是太直露了?不如“怪有意思的”来得含蓄;“庄严的老人”和全文的语境似乎不太协调,干吗硬生生要加上“庄严”两字呢?
  思考:对外国名著是否一定要它进教材?进了如何翻译更适合学生的口味?因为好多译文是从成人角度翻译的,书面语浓了点。
  (hzxq老师2008-5-1120:15)
  说实话,对浙教版教材还是很怀念的,好多文章都比较经典。个人喜欢浙教版中的翻译。
  所以对于译文进教材,我的态度是既不反对,也不怎么提倡,数量宜少不宜多,译文一定要译得好,否则宁缺毋进。在解放前,语文课程称之为“国文”,外国作品是没有资格登堂入室的,现在我们都说要和世界接轨,让学生了解一下外国文学也是有好处的。但译作者的语文水平直接关系到译文的质量,与其让学生读那些粗制滥造、文笔生涩的译文,不如不读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在这一环节的比较中让浙教版略胜一筹吧。
  最后说明一点,浙教版的这套教材之前一直都是人教版的,那时全国都是统一的。大概在我教书的第二年(1993年)开始投入使用,至今已整整十五年了,在每册课本的封面上还印着“试用”两字。既然是试用,说明它确实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不过这试用期也太长了吧?我们浙江的小学语文老师可基本上都是在围着你转,你在“试”,我们可都是实打实在“教”啊!呼吁——教材的研发、制定需大力完善!
  漫步小语:
  浙教版的教材过一年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寿终正寝.
  人教版的教材和浙教版的教材中都有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是个不错的研究,从中我们可以更加明白编者的意图,教材的体系.
  浙江温岭第一缕曙光:
  把老帖提上来,是想说明我跟王老的争论很早就开始了,人教社的熊宁宁编辑还是支持我的。只是争论中我确实带有诸多情绪化语调,对人是那么的不敬,这是不好的。
  此帖争论结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可以这么说,我、聂在富、乡里人、洪乐、ligu、杏花江南老师等人和王老、三百卷生老师等人的争论可是震天动地啊......
  夜雨听芭蕉:
  “引用:
  原帖由漫步小语于2008-5-1113:53发表
  浙教版的教材过一年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寿终正寝.
  人教版的教材和浙教版的教材中都有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是个不错的研究,从中我们可以更加明白编者的意图,教材的体系.”
  课文确实应该好中选优,人教版的《燕子》删改的就很让人受不了。
  浙教版: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了;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人教版: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前文简洁,写出了燕子动作的敏捷,写出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而人教版的作者就显得拖沓,客观,缺少情感色彩。
  小语人生:
  又上这一课了,呵呵。
  闲来聊聊:
  可惜啊,熊编辑怎么后来就不参加讨论了呢?
  唐吉坷德:
  呵呵,很久没有上来了,这么旧的帖子给翻出来,说明还是有人感兴趣。不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本来是讨论熊编辑的课就变成对教材编写的议论了,还是扣主题谈比较好。
  小语人生:
  当初讨论时,大家在充分肯定教科书编者亲自上课起到表率作用的同时,好像主要在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上有不同意见:
  1.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
  2.“会认字”要不要进行字形分析,熊编辑的课上有没有进行字形分析。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
  一年级课文的教学,把“会写字”都放到第二课时进行,是否合适?
  闲来聊聊:
  不是是否合适的问题。不但是一年级,而且是所有年级,都应该把“会写的字”的教学集中到阅读教学后处理。
  只不过,除了一年级上学期外,其余学期,在进入阅读教学前,需要复习一下“会写的字”的读音,并明确告知这些字学习课文后要求会写。这是因为这些字在之前已经是“会认读”的了,通过复习,看看学生是否还记得;明确告知,是为了唤起有意注意。
  为什么要集中到阅读教学后处理呢?道理如下:
  1.充分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这两种注意心理,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提高认记字形的效率。阅读教学前的复习、告知,是有意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会不断与这些字见面,是无意注意;阅读教学后,进行写字教学,进行的字形教学,又是有意注意。这样,通过一个学习过程,才最后要求学生正确读写,并把字写好写端正,不但很好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这一维目标,而且落实了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目标。
  2.“会写的字”的教学,不但要重视“写”的教学,还要重视“字形教学”,即通过形近字、音近字的比较,特殊结构的字的字形分析等,音、形、义相结合,是学生识记字形。通过字形教学,让学生能把字的音、形、义勾连起来,辨认清楚字形的细部,提高认记字形的效率。当然,不同年段,不同年级,字形教学的方法策略应该有不同。而这个字形教学,在当前流行的“每课写一写”和“随文识字”教学中是无法操作的。
  小语人生: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学期,每课要求会写的字一般有6个,二年级以后甚至增加到12个。如果每篇课文的教学都集中在第二课时去写字的话,既不能保证写字指导的效果,学生也吃不消。因此,我们主张两个课时指导写字的量要大体均衡。
  崔峦老师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讲到这一点:
  “低年级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由写字渐渐过渡到写词,每节课三五分钟,细水长流。”
  最近,他进一步指出:
  “要保证写字练习时间。低年级教学更要让学生堂堂写、堂堂练。不宜像有些公开课那样,课上只是象征性地写一两个字,把大多数写字作业压到课外。听说浙江要求全省小学低年级每节语文课写字时间不少于8分钟,我举双手赞成。”
  根据我们的体会,一、二年级一节课8分钟用于指导写字,仍然是不够的。
  闲来聊聊:
  二年级“写字教学”的策略与一年级应该有区别,特别是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量到了12个,如果还是采用一年级的教学策略,那肯定会有问题了。
  “写字”“练写字”与“写字教学”是两回事,您搞混了。“写字”“练写字”,按照课标要求,每天要有10分钟。
  崔老师的话不见得句句都是真理。
  凡事绝对了,就有问题了。“每节课”都要写,不就绝对化了吗?
  河北沧州沧州唐老鸭:
  就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0课《棉花姑娘》的一点质疑
  沧州市教育局教科所张东兴
  前几天,我们沧州河间市的一位农村教师给我的新浪博客“沧州语文人”http://blog.sina.com.cn/u/1281256517留言,谈到了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一课时师生的质疑。该部分课文入如下:
  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师生的质疑是:棉花也是长在“田”里的,棉田也是“田”,怎么能说棉花上长的蚜虫不是田里的害虫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
  1.“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这样看,棉田当然应该算是“田”,棉花也应该是长在田里的庄稼,那么棉花上的蚜虫也应该是田里的害虫。
  2.我们还要关注青蛙的生活习性,青蛙既可以生活在稻田、池塘,也可以在旱地生活。它是杂食动物,以昆虫居多。其中又以稻田里的害虫为最多,其中也包括棉花上棉铃虫,还包括本课中提到的瓢虫。
  3.就本课而言,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也许是青蛙不是棉花地里蚜虫的主要天敌,而七星瓢虫却是。
  基于以上认识,建议课文做如下改动:
  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稻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这种改法,就突出了青蛙的主要生长环境和主要捕食对象。但是,这样“只会”一词又过于绝对,容易造成科学知识表述上的不严谨和不科学,那么。就还有一种改法:
  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起,我要忙着去捉稻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这样改法,就显得科学合理了。
  以上建议,请有关编辑人员考虑。
  可惜啊,熊编辑怎么后来就不参加讨论了呢? 
  
  
 
编辑:杨明 余香贵 戢太成 刘贤荣 胡青 李桂芝 蔡小东 吴东立 徐远勇
电话:0719-2860909
信箱:
mayi681012@yahoo.com.cn
地址:湖北省竹溪县中峰中学校内4
QQ群:19965879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5 17:48:00 |
赏读!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