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740|回复: 0

[娱乐八卦] 十堰——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与中国卡车之都之美丽传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24-6-5 1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堰,中国汽车之都

若干年前,或许人们对十堰这个地方感到非常陌生,或许存在有很多误解,因为十堰处于湖北西北部的郧阳地区,而且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就连生活在鄂南的湖北人,都不知道十堰处在何处?

十堰——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与中国卡车之都之美丽传说-1.jpg

十堰城区一瞥

而对于80、90后而言,他们只知道鄂西北有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有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有著名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他们甚至知道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南水北调的源头均在鄂西北,但一提及十堰,他们有些茫然四顾,不知道十堰究竟在哪儿?

十堰——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与中国卡车之都之美丽传说-2.jpg

十堰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库

上世纪六十年代,十堰作为鄂西北一个名不经传的小镇,隶属湖北郧阳地区的郧县境内,而这里恰恰地处鄂、豫、川、陕交界处,李先念等革命先辈在此打过游击,与国民党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因十堰道路崎岖,山路弯弯,堰塘环扣,将国民党军打得找不着北;或许正是十堰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十堰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备战备荒的战略思想指引下,遂将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选在了湖北十堰,随后,来自中国长春和全国各地十万多的建设者汇聚于十堰,打造中国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城,由此,十堰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沟,名声大噪;
1986年,美国底特律市长慕名访问十堰,与十堰结为友好城市,故而,十堰贴上中国底特律和中国车城的标签后,更是闻名遐迩……

十堰——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与中国卡车之都之美丽传说-3.jpg

十堰武当山

关于十堰的由来和耳目一新的现在,让人不知道身处何方

关于十堰市来由的传说,八卦起来非常有趣。
有人说,如果邓小平同志是深圳和改革开放的总策划师的话,毛主席、周总理、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是改变十堰命运的决策者和给十堰人民带来最大的福祉所在!
众所周知,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南部沿海最大的移民城市,而十堰,则是中国中部内陆最大的移民城市,而且整整比深圳早“开发”了二十多年!
众所周知,十堰因中国二汽而建。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十堰加上丹江口水库的建设,十堰移民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5万人之多。而二十多年后,深圳最初的移民规模也只有30多万人。
当年十堰的建设者,大部分来自吉林长春和全国各地的汽车制造行业的精英。
东北曾经是中国重工业基地与摇篮,而长春一汽一直扮演着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龙头老大。

十堰——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与中国卡车之都之美丽传说-4.jpg

十堰库区风景

后来,随之中国二汽在十堰破土动工,长春人意气风发,他们不仅给十堰带来汽车制造技术,而且给十堰来了的普通话,以及工人老大哥的豪迈与坚韧不拔的意志!
故而,十堰是湖北普通话普及最最高的城市,初来十堰乍到的游客,他们听着十堰人都说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一时间不知道十堰是中国的南方还是北方?
十堰的发展与嬗变

其实,十堰的移民潮,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30万能工巧匠来十堰修建武当山,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为修建武当山历经数十年,有不少工匠及后裔留在十堰周边永久定居。

十堰——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与中国卡车之都之美丽传说-5.jpg

鸟瞰十堰

中国二汽经过数年的建设,一条蜿蜒百里的穷山沟从此旧貌换新颜,一座崭新的汽车城已经初具规模,24家大型的专业配套厂星旗罗布,屹立在绵绵群山之中……
紧接着,襄渝铁路也相继通车,给十堰这个曾经不足两万人的山区小镇带来了勃然生机!
1969年,十堰建市后,城市人口剧增,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今十堰城区人口已经突破70多万。
当年,因为二汽征用了当地农民的土地,当地农民便顺势进了工厂,当了工人,住起了国家的福利房,吃起了商品粮,由此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一句人生最为朴素的价值观。当毛主席和周总理去世之时,举国悲痛,因承受伟人们的恩泽,十堰人民无不痛哭流涕!
关于十堰市的最美的传说

一代伟人相继去世之后,中国第二代领导人力挽狂澜,很快被揪出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扫除了压抑在人们心头的雾霾,十堰与全国人民一道普天同庆,并继承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遗志,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继续在十堰这块充满神奇的土地,谱写着一曲曲奋斗之歌!
中国改革开放后,十堰人对于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选址于十堰这个穷山沟的时代背景,如数家珍,津津乐道。下面我在坊间搜集了以下三个虚虚实实的版本:
版本一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中国继朝鲜和珍宝岛战争之后,敌特分子和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对我国新生的政权虎视眈眈。伟大领袖毛主席高瞻远瞩,针对性的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战略思想,结合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于是,中国三线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许多生产战备物资的国防军工企业,纷纷落户于穷乡避壤,似乎这样敌特分子不易找得到;鄂西北的崇山峻岭相继建成了许多编号为阿拉伯数字的军工企业。这样不但为知识青年找到就业渠道,同时,给落后的鄂西北山区带来了城市之光;
版本二

关于中国二汽的选址问题,国家决策层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才花落十堰。十堰处在鄂豫川陕交界处,交通极其不便,据闻,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打过游击,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故而对十堰的感情尤为深厚。成立新中国后,李先念作为国家副总理,因为祖籍又在湖北,所以他一定会“抛砖引玉”,给中央军委不遗余力介绍、推荐十堰革命老区,造福湖北老区人民;
版本三

毕竟二汽作为中国的一个重大的国防兼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型企业与生力军,根据毛主席备战备荒的战略思想,选址问题不容小觑。
毛主席认为,二汽建设在中国中部省份湖北山区地带最为合适。因为湖北“九省通衢”,无论中国任何边界发生战争,湖北生产的“战车”抵达边境距离,几乎都是等距。
那么,中国二汽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选择于湖北十堰这个福地呢?
湖北自古是一个人才荟萃,人杰地灵的所在,李先念、林彪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来自湖北。
传闻,林彪不仅思维缜密,而且私心(家乡观念)较重,周总理在二汽选址的问题上,征求过林帅的意见,而且他们为此专门坐飞机来湖北进行高空视察。
当飞机飞过湖北的咸宁和林帅家乡黄冈等地,或许林帅为了避嫌,他坐在周总理身边,一副表情漠然,所以,林帅在飞机越过咸宁、黄冈上空时,摇头投了否定票。
当周总理和林帅即将越过鄂西北十堰上空,飞机马上要进入陕西或河南领空时,善于抓住“战机”的林帅深深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了这个店!他透过飞机舷窗,下意识的鸟瞰了一下十堰的山山水水,周总理扑捉道林彪微妙的神情变化,他会意的问道:“林帅,你看把二汽建设在鄂西北十堰如何呀?”林帅紧锁的眉头终于舒缓,欣慰而笃定的点了点头……
这个版本,不啻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选址十堰最为美丽、最接地气的传说。

十堰——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与中国卡车之都之美丽传说-6.jpg

丹江口水库

十堰的发展与鹏飞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年里,是十堰市最佳发展时期,城市的经济实力一度超过吉林省会长春,盖过周边襄阳、汉中、南阳、安康,1988年,十堰的城市经济实力排名居中国前六;城市就业率位居榜首,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城市。在这个层面,令湖北省会武汉都望尘莫及!
那个时间段,二汽作为中国经济效益最佳的企业之一,职工无论工资或者是福利待遇,远超了中国铁路。
曾经有一个二汽退休老职工无不感慨道:“那时候,我们二汽发展鼎盛时期,我们每当逢年过节,工厂发奖金不算,鸡鸭鱼肉、基围虾、午餐肉罐头、毛毯和布料等物资,无计其数给员工发放;工厂除了媳妇不发,其它几乎全发!”
但好景不长,随着东风公司的成立和东风公司的战略南移,东风公司的总部和雪铁龙轿车基地搬迁武汉汉阳,几乎从十堰带走近10万二汽干部职工,十堰整个城市像釜底抽薪一样,几乎将近打十年的“摆子”,十堰经济最终才缓过劲来……

十堰——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与中国卡车之都之美丽传说-7.jpg

好在,二汽重型卡车基地依旧留在了十堰,因为这是国家雷打不动的决策。在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当下,“备战备荒”永远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制胜法宝;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的国防意识,已经在我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中国二汽”的历史作用和使命,以及“中国二汽”的存在,它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坚如磐石,成为我们民族复兴和抵抗来犯之敌的脊梁!

十堰——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与中国卡车之都之美丽传说-8.jpg

十堰的山光湖色

结语

最终,十堰的之所以山河秀美、生机盎然,一切感谢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毛泽东思想;十堰没有革命先辈的呕心沥血与高瞻远瞩,就没有十堰的今天和未来!
祝福十堰,祝福中国,未来更美好!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