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453|回复: 7

[原创] 女人.母亲.妻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0-11 13: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山上的一家人
              午后我们来到了破房子跟前。 这一次我如此近的走近了他们。残破的掉着土渣的房子,檐下挂着的不多的黄玉米,已经关不上的破木门。门前的木椅上坐着一个穿着蓝布衫的老婆婆。她的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挽着一个髻,正是这样的一个发髻告诉我们她是哪个年代的女人。婆婆的五官端正,年轻时候的她想必是个漂亮的女人,现在确如那棵老枯树的皮,一道一道的皱纹仿佛刀刻上去的。那些皱纹无声地说着岁月的沧桑。漆黑的飘着异味的房内,一个女人啊啊的叫声时不时击打着耳膜,让人毛骨悚然。我们跟婆婆打招呼,婆婆听不见我们在说什么。她的耳朵已经聋了,但是知道我们在跟她答言,就告诉我们,儿子出门打米去了,晌午回来。没吃早饭就出去了。想必这一家子到这会子都还没吃早饭。婆婆好像自言自语,说自己现在啥也干不了,还要等儿子回来做饭。在我们和婆婆说话的功夫,疯女人啊啊地叫着走出了房门。我们都本能地和这个女人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个女人五六十岁,头发蓬乱,面容瘦削,眼神呆滞,却不恶。应该不是个武疯子。我们拿出随身带的馒头、凉菜、卤菜给婆婆和疯女人。婆婆推脱了半天,在我们帮忙在椅子上摆放好食物,把筷子递给她们之后才吃。疯女人几乎是狼吞虎咽。老婆婆那张没牙的嘴巴不停地快速地蠕动。我不知道白白的馒头在此时这婆婆的眼里是不是格外香甜。也许她也跟疯女人一样顾不上品尝食物的味道了吧?也许饥饿的时候,什么都香甜可口?

      我们给他们留下了不多的米、面、衣服、鞋子、还有一块新鲜肉。我们能给予他们的并不多。我知道有很多徒步者每次路过都在帮他们,可是我们能帮多少呢?老婆婆的儿子也是六十左右的人了,我不知道这个老年男人每天是如何地过着日子,守着两个需要他照顾的女人——八旬的老母,疯癫的女人。看到他们,我就想起风雨飘摇这个词。不是说政府帮助贫苦家庭把土房换成砖瓦房吗?为什么他们还住在这破旧的土房里?他们还要在这里住多久?



         离开破旧的房子,我跟驴友们分手了。因为有事独自返身下山。

        顺着小溪走,清凌凌的水,一眼可以望到底;小鱼小虾,还有小蝌蚪,悠哉悠哉;蝴蝶在秋日不多的花朵上翩翩,一忽儿前一忽儿后;林中的鸟儿啾啾,蛐蛐和知了在秋日暖阳下竞技。抬头天高云淡,微凉的风轻抚。远山呈现黛青色。心情忽地就轻松了许多。也许,那个老男人可以安心地守着自己的老母和疯婆子,在这青山绿水间,日子虽清苦,却也是相依为命的一种温馨的幸福。


                  
二    一个孤独的母亲


        一个人不紧不慢地走,享受着山水的纯净的美。在这天地间,在此刻,我可以有小小的快乐,闭着眼吸着鼻,好好闻一闻空气里的淡淡的香;迎着凉爽的的风,轻声将老歌哼唱,任发丝轻扬;冲着小道旁干活的老乡友好地问一声,感受着老乡的淳朴、憨厚和勤劳。一切是那样地和谐,让人陶醉。真的希望就这样,就这样在这里停留。可是却不得不走。

      乡间小道的尽头是大马路。水泥路硬梆梆的,再不是松软的舒适的感觉。马路两边是一个一个的农家小院。院子前后有鸡拍着翅膀撒欢,狗狗慵懒地趴在地上,对路过的陌生人发出一两声不带威胁的警告。这里是我在徒步之前很少来的地方。那个时候觉得好远啊,现在,却是快到家了的感觉。好比以前每次出远门回来,看到武当山就感觉到了家门口,心情很轻松很踏实很愉快。友友打电话问我是否顺利,我请他们放心,说快到家了。驴群是一个团结的群,这是我这个喜欢上徒步的新驴漂在每次徒步中都有的感受。
                          

       路边的菜地里有老乡在干活。一个头发花白的农妇,背着一个药桶在地里打药。等我渐渐走近,老妇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抬起头,原来是我认识的一个人。前两回在路上和菜市场里碰到她时,总是往我手里塞菜。我这个人健忘,那时候对她没有映象。她说是因为她故去的当家人。我其实也忘了她当家人的样子也不记得他是因什么病去世的,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她却一直念叨,这个憨厚的人有一颗朴实的心。看到我,她很高兴,收拾了一下就跟着我走,并央我去屋里坐坐喝口水。我要帮她拿着锄头,她却执意不肯,怕脏了我的衣服。她 的家就在不远处的小坡上。溜达着,老人家告诉我,她自己一个人住。两个儿子分了家自立门户,两个女儿出嫁了。她今年65岁,年纪并不老,可是却看着很苍老,山上的那个疯女人和她年纪差不多,两个人却像差了十多岁。她独自种着两亩地。腰酸背痛,却不得不干,不干就没得吃。自己种地,自己做饭,自己洗衣,什么都得靠自己。过年过节儿子也不看看你,给你买点啥?儿子从来没有过,过年在家做饭,儿子们回家吃。两个女儿倒是常回来看,但是要伺候公婆和照顾一家人,也不可能来养老。简短的寒暄,听得我鼻子发酸。决定去婆婆家里看看,陪她说说话。
        小坡上左边的一处破旧的房子是老人家 的,右边紧挨着的一套新一点的房子竟然就是她大儿子的家。婆婆打开大门,进门就是堂屋。靠墙的柜子上放着她老伴的遗像。姑娘出嫁后,这些年就是“他”在陪着婆婆。地上的角落里散放着豆角和芋母。堂屋的右边是两间卧室,应该称作厢房吧。靠里一间是婆婆在住,一张木床,一个柜子,床上一床被子和褥子。外间的是客房了,供女儿回来住,床上只铺着一床褥子,床边也是一个破旧的柜子。堂屋的左边是杂物间,往后是厨房。厨房里陈设着简单的炊具。整个房子家具和摆设陈旧,但是整洁干净。婆婆说能被儿子看上的家具都拿走了,剩下的是人家不要的。婆婆有点自卑,说让我见笑了,屋里啥都没有,啥都是破破烂烂的。我很想伸出手臂去抱抱她。可是我的拥抱能温暖她那颗凄苦的心吗?能改变她一个人在这个诺大的屋子里的寂寞孤单吗?她的身板和年纪,另我想起故去的母亲。我哀伤我的母亲在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被病痛夺去了生命;我哀伤眼前的这位母亲,在本应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却如此孤苦伶仃。政府每个月补助五十五元,在这物价这么高的年代,连一壶油都买不来。虽然现在的政策好了,地有补贴,但是种地要化肥、农药,都需要钱来买。不干活吃什么呢?为什么呢?孩子们小的时候可以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好吃好喝的都是先紧着孩子们。而当父母年迈时,有的为人儿女的不能回报父母给予的爱的n分之一
          从婆婆家告辞出来,太阳已经躲进了云层,风也大了。路边的白杨树被风吹得瑟瑟发抖,有叶子随风飘零。当婆婆哪一天病倒,便如那风中飘零的落叶一般了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0: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wohenxuexi 发表于 2012-10-11 15:41
好长啊~

不好意思,累了读的人!很感慨,太罗嗦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1: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崖边那棵树》,感觉那个六十多岁守着老母和疯老婆的男人的身上有着那棵树的精神。而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责任心和良心都缺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20: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wohenxuexi 发表于 2012-10-12 23:08
呵呵,我被您的礼貌气质震撼了~

好的作品让读者看时是一种享受;糟糕的作品只是浪费读者的宝贵时间。我这篇太过冗长,在当今并没有多少人会耐心读长篇大论的时候,尤其是出自非专业写手的作品,恐怕更无耐心看完。以己之心度之,若有更多精力,一定也是更愿意读大师的作品。所以,我写出来,你恰好读了,便算是一种缘。肯耐心读完,也算是对我的一种安慰吧,对于读的人,感觉抱歉也确实有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0-13 23: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精彩!学习!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3: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鄢达惠 发表于 2012-10-13 23:11
分享精彩!学习!问好!

谢谢版主鼓励支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