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楼主: 网站客服

十堰人的一天—书法大师胡顺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0:15:41 |
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0:15:42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0:41:28 |
DSC_0010.jpg
一面厚实的石磨、三两块生有异相的巨石卧于草丛花间。一道石砌的长廊蜿蜒迤逦,拾级而上,两根大红门柱配青石底座,上书“琴棋诗书画,日月天地人”,百年老木的匾额上刻着山青色的字。再行两步,厚重的木质朱红大门,三道金黄铁条横缀门板,一对铁狮子头门环似将无尽幽深轻锁,推门时“吱吱呀呀”,仿佛海棠美人正从春睡中慵懒醒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0:44:34 |

十堰人的一天

十堰人的一天


   “欢迎,欢迎”,正为这世外桃源着迷之时,胡老师热情迎上来,进门之后,呈现在眼前的景象又让人不禁惊叹——

签到天数: 35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8-31 20:59:18 |
DSC_0016.JPG
不必说那扇连门槛儿一起整体迁移落地的明代石质门楣,那自拆毁现场救出的城墙砖砌的墙壁,也不必说那张长1米宽1.1米高16厘米的明代大石鼓,那个长达1米7的黑青石猪槽,那张长宽皆近1米的清代石窗,那个长宽56厘米高18厘米的清代石火盆,更不必说那张大红描金的清代雕花大床,那中看不中用的古董电话,那装有风箱的砖砌老灶,光是那些个奇石、树瘤等巧夺天工的自然之物,就已能于无声处听到惊雷,历史、文化、艺术就这样汇聚和呈现,雷霆万钧又安详静谧。
DSC_0018.JPG
样样都是艺术品
DSC_0026.JPG
明代城墙砖
DSC_0110.JPG

明代石锁
DSC_0068.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1:04:05 |
DSC_0039.JPG
工作室环境

DSC_0046.JPG

       与天工美物相媲美的,是主人独具匠心的布局和设计。胡老师的客厅胡海居内,门口是盘龙石柱,正墙面做了一排古朴的农家屋顶,古老的泥瓦整齐排列,仿佛能听见秋雨弄残荷,红色砖墙上,一个硕大的观音头像,一片宁静慈悲,两旁是刻有胡书法的青石柱,上书“纳天为书,坐地行文”。书房有清代长源泉木长桌,其桌腿精雕细刻着繁复的图案,让人慨叹古人对细节之美的郑重和珍视,而几个量米称粮的大斗被当作了灯罩,在这样的灯下读书作字,一定另有意境。壁橱中多有奇石或印章,一枚枚让人惊艳不已。一端貌不惊人的残砚,给一枚圆饼般的小青石作上底座,妥贴得天衣无缝而又美得惊人。面临花园的落地大飘窗前,两把清代太师椅各把一端,中间一口青石雕成的斗形大槽,它被用来充当鱼缸,缸内莲叶田田,几尾金鱼穿梭戏水,不时吐几个泡泡,在这里临窗而坐,无论晴雨冷暖,无论有无心事,都是一种享受吧?厨房中,大铁锅,木锅盖,风箱,红砖砌成老灶台,几根原木上挂着汤勺、砧板、篦子、簸箕等农村杂什,古青石雕成的水缸里,盛开着一朵绿叶红莲,仿佛久违的田园生活正向人走来。不过,这个貌似古朴的灶台可不能烧柴火,因为它底下藏了个液化气灶!

签到天数: 35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8-31 21:07:56 |
DSC_0027.JPG

3.jpg

1.jpg


“入清凉境,生欢喜心。”分明,胡老师用善于发现艺术的眼,精挑细择,匠心独运,把文化、艺术、历史一一垒进了木石砖瓦桌几条案,垒进了武当书院和武当印社的尺尺寸寸。千年的历史变成了此时此刻的触手可及,置身于这亲手打造的店堂间,看到多年的梦终于一钉一锤成了现实,怎不叫人欢喜?



签到天数: 35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8-31 21:12:26 |
2.jpg

见贤思齐.jpg

DSC_0067.JPG

厚德载物.jpg


而后,我们欣赏了胡老师的书法作品,胡老师作字,悬笔侧锋居多。轻松自中力透纸背。随屈就伸,行留自如,婉转而遒劲,风格在书坛虽算不得千古独步,但不铃印落款,行家见了都知道:此字是胡体,欣闻胡老师在武当供职数年,问道临书,想必是在书法中也融入了些许太极功夫。我喜欢胡老师字里的沉稳,在这片千百年来汉水所浇灌,父老所耕作,武当文化所濡养的土壤里,胡老师的作品让人受益匪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1:14:00 |
IMG_0050.JPG

psu.jpg

相见甚欢,清茶数盏,不知不觉已是大半时光,告别前,胡老师送了新出版大作《知黑守白》与《无话可说》,小编不胜荣幸,拱手谢过!
武当书院之行,时间虽短,受益颇深,小编期待能再次拜访……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8-31 21:39:30 |
{:soso_e160:}于无声处听惊雷。